工程造价预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李一平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6月下   作者:李一平
[导读] 我国建筑行业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推动我国各行业的不断进步,为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贡献力量。现如今,在国内社会经济建设工作大力开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大的机会,不论是工程项目的数量还是建设体量均有了显著提升。

广西南宁云之龙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李一平   530012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推动我国各行业的不断进步,为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贡献力量。现如今,在国内社会经济建设工作大力开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大的机会,不论是工程项目的数量还是建设体量均有了显著提升。工程项目实际开展期间,在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工程造价预结算。同时大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得到预期的资金收益目标,都逐渐认识到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取得的成就和成果得到了世界领域的高度认可。国内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提升企业竞争力,是目前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为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管理者在做好工程项目的同时,也应注重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建筑工程的预算水平,加强施工过程的成本管控力度,实现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
        1工程造价预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定额换算缺少合理性,从目前情况来看,工程项目进场施工阶段,使用到了很多新型技术、新型建材,这样一来,就需要随时补充、修改固有的定额计量。经过分析定额的实际换算情况以后,工作人员应该确保核算结果的精准性,而且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更新定额。但是,在工程项目实际开展期间,经常会因为定额更新不及时而诱发定额补充缺项的情况,如此便会影响到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的有效落实,最终难以确保工程质量。2.定额套用欠缺一致性,在工程项目实际开展期间,经常会有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可以扩增其本身的资金收益,继而通过增加工程量的方式,提升工程造价。但是,由于工程项目施工中涉及的造价的环节特别多,同时还浮动变化情况比较明显,所以需要完成大批量的计算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可能会因为定额套用缺少一致性,而致使计算结果不准的问题产生。3.预结算审核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高低不均,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面,存有审核岗位人员变动频繁,人员流动性大等特征,加之一部分新入职的审核人员缺少成熟的工作经验,但是考虑到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具备了很强的繁杂性,所以对审核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特别严苛,这样才能切实将审核工作做到位,提升审核结果的精准性。
        2工程造价预结算中存在问题对策
        2.1提升预结算管理意识
        预结算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科学有效的预结算管理,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建筑企业管理者应提升项目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引导和鼓励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积极参与成本管理工作,提高项目预结算管理的工作效果。项目工作人员参与预结算管理工作,可对预结算管控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也能帮助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结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施工人员的预结算管理培训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成本责任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项目作业配合效果。在全体项目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形成项目成本的全方位、高效率管理局面。
        2.2建立健全预结算控制体系
        在工程项目造价管控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预结算来控制工程造价,而对于预结算的控制则需要建立健全预结算控制体系,才能够避免超预算情况的发生。因此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工程预结算控制体系进行调整,在预算编制初期将能够预见的市场及内部环境等变化因素吸纳到合同的风险范围内,保证所确定的工程造价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确保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的利益。



        2.3变更签字要严谨慎重
        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项目上的变更,需要有严谨的变更签字制度来保障变更的真实性,以限制施工单位在工程变更上动手脚,谋取私利。施工单位的每一项工程变更都需要将变更的项目内容、变更的量、变更造成的结果等记录清楚,并上报给相关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审查核实之后再签字认可。而工程预结算审计人员在对工程变更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瞒报现象,就可直接与签字负责人进行沟通核对。在这种制度的约束下,施工现场负责人会对项目变更的核实更加严谨,从而确保每一份变更签证都真实、有效。
        2.4创建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落实工程管理工作时,如果想要防止或降低各类风险问题产生的概率,就应参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创建出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用以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做出动态化的监管。因此,在创建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时,应该根据以往类似工程项目开展阶段产生的各类问题,预测出本次工程项目中可能会突遇的各类风险问题,继而选用针对性强的防范应对措施,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品质。与此同时,在创建信息化管理系统时,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做好工程资料、文件的搜集整理工作;提前做好场地勘察调研,以此掌握工程项目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内容录入到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中,这样就可以显著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速率和效果,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2.5采用更加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编制及审核办法
        企业预结算编制的审计人员不仅要全面掌握预结算编制方法,并要对编制审核方法的利弊全面掌握,这样才能通过不断实践进一步创新,将老旧的预算编制方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避,并要保证预结算编制过程科学完整,进一步降低相关审计的难度,建立一种更适合业务相对稳定的编制方法。预结算方法中的滚动预算就是在保证预算连续性、完整性的前提条件下,从实际出发,在对预算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修改,使预算更加符合企业经营现状和建设项目实际情况,从而将预算导向整体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有效地发挥。从粗到细、查找误差、比较法以及细化审核的方法的科学应用才能促进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工作更具有系统性与全面性。
        2.6材料成本管理
        首先,应明确材料成本管理的工作任务。对材料的取用时间、材料的规格、材料的数量以及材料库存余量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同时严格控制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量,减少工程材料的浪费。制定完善的材料库存检验制度,掌握材料的库存情况。制定科学的材料管控流程,提升材料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其次,制定科学的材料采购规划。建筑施工材料价格会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发生波动变化,制定科学的材料采购规划,可以有效节约建筑成本费用,提高材料采购的工作效率。避免材料积压增加施工企业的仓储压力,保证工程建设的材料供应。既能节约成本费用,也能保证工程进度的正常推进。工程材料采购人员应时刻关注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可适当选择价格更低廉的工程材料,有效降低材料成本费用。对采购量大的工程材料,可以通过招标形式采购,有效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也能保证工程材料的足量供应。
        结语
        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市场竞争程度愈加激烈。建筑企业应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抓住竞争机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者也应提高对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浜.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关系[J].四川水泥,2020(11).
[2]任彬,刘培,赵毅.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剖析[J].居舍,2020(8).
[3]侯章魁.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编制与审核及与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2).
作者简介:李一平(1991-),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大专,主要从事造价预结算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