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地位及内容 王佩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6月下   作者:王佩瑶
[导读] 在岩土工程推进的过程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作为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有着一定的地位。通过大量的建设实践也表明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会直接影响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通过了解水文地质的相关指标参数能够为岩土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数据参考。

河南省郑州市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七地质大队 王佩瑶    450016

摘要:在岩土工程推进的过程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作为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有着一定的地位。通过大量的建设实践也表明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会直接影响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通过了解水文地质的相关指标参数能够为岩土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数据参考。因此作为工作人员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意识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落实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关键词: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地位内容
        1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发展现状
        1.1充分利用地质环境
        在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地质环境的研究。与此同时,地质环境研究也是确保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推进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勘察应用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周围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以及掌握,这不仅仅有利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发展,与此同时,也能够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周围可能存在的安全危险因素。只有对地质环境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够更好的应用水文地质技术。其次,应当注重对于周围环境的保护,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质环境是工作作业推进过程中的重点保护对象,故意的人为破坏是不能够容忍的。因此,在推进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周围环境的保护,而环境保护从长远角度来看也是必不可少的。
        1.2提高自动化水平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事物都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在工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因此,随着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也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水平,提升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自动化水平也成为了当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之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地球,同时也在逐渐转向其他星球。在此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推进水文地质技术的合理应用。
       2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地位
       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勘查会直接影响地理的埋深程度,由于在水文地质勘察前期只有对地基的每一个参数展开严密的分析过后,才能够掌握数据,再根据数据规划地质的最大范围,在运用水文地质勘察技术了解岩土工程的动态数据之后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对于建筑物的埋深尺寸展开合理有效的判断。除此之外,在对地下水位展开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确保水位始终处于静止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水文地质勘察的准确性。一般而言建筑物的埋深标准是建立在地下水位之上的,如果在勘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建筑物的水位较高,那么要求工作人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根据基础埋深确保区间范围,并且提出相应的建筑施工需求,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关建筑的埋深标准也应当在地下水位以下。在对岩土工程展开施工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合适的勘查技术有效降低水位,从而确保埋深的位置不会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实际深度会直接影响土壤的软硬程度,如果地下水位较深,那么岩石层往往会出现软化的情况,并且伴随干裂问题,这也会直接影响岩土工程地基的质量,因此通过水文勘察能够保证建筑埋深。
        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地下水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地下水位出现高和低的情况。在实际建筑工程推进的过程中,无论水位高还是低都会影响工程的整体进程。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岩土工程推进的过程中,土壤中会含有酸和碱,只要能够保持酸碱平衡,才能够确保土壤稳定,并且保障土壤的坚硬程度。如果地下水位上升,那么会直接打破岩石内部的平衡,并且由于地下水中含有十分丰富的盐性物质,这也会导致建筑材料被逐渐腐蚀,降低建筑物的整体承载能力。



        3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的内容
        3.1自然地理条件
        在建筑工程推进的过程中,应当加大对于施工区域地理条件的勘察,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并且保证施工质量。在对地理条件进行勘察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建筑周围的水文特征以及地貌特征,其中水文特征包括气候、风向以及季风带。而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包括施工地区周围的地貌侵蚀、堆积情况以及地形情况。
        3.2地质环境
        在对地质环境进行勘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了解施工区域的地理构造特征以及土壤厚度控制等各个方面。
        3.3地下水位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质作用带来的灾害不胜枚举,而地下水对于推动地质作用灾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岩土工程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应当对地下水位展开全面的测量,其中包括地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情况以及该地区地下水位历史情况以及流动情况。在对地下水位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在静止水位中测试一段时间后能够了解水层的渗透性。
        3.4隔水层、含水层
        工作人员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运用水土地质勘查技术能够深入勘测施工区域的隔水层以及含水层,通过了解施工区域隔水层和含水层的埋藏条件以及地下水位变化和幅度,了解地下水的实际类型。同时,也能够了解含水层的实际分布以及含水层厚度。通过在确保场地地质的条件下对于水位渗流会对建筑物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展开探讨,并且判断地下水位的水质会对施工材料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通过采用现场试验的方式,了解有关建筑地下水位渗透系数的地理参数,值得工作人员注意的是,在对地下水位流向展开测定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几何法进行判定,最终了解地下水位的实际流向。
        3.5水文地质参数
        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想要确定水文地质的实际参数,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抽水试验的方式展开研究,在对岩土工程展开实验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选择合适的样本,在对岩心进行选取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在展开实验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样品被污染或是破裂的情况。抽水试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确保最终结果的正确性,工作人员应当对不同深度的水展开测量,在测量时应当采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同时仪器设备的口径也应当确保一致,在对抽水试验进行结束之后,也应当及时补充水分,在水位恢复之后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的测量工作,通过严格判定岩石对于地下水软化程度,从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正确的软化方法进行实现,同时由于岩石的受力情况与干燥程度处于正比的关系,因此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合理的软化方式来测定岩石的耐水性以及透水性指标。
        4结语
        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性,不仅仅能够确保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同时也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对岩土工程展开施工之前,作为工作人员一定要了解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情况,最终确保建筑物的质量,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亚伟.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的地位及内容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2):253+256.
[2]杨善清.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地位及内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2):252-253.
[3]彭林俊.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地位及内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224.
[4]付国文.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的地位[J].世界有色金属,2017,(18):206+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