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市政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与控制要点 崔文浩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6月下   作者:崔文浩
[导读] 市政道桥属于城市的关键工程项目,其能够大幅提高交通效率,有利于降低内部人员流动压力,为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条件。但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实施结构较为复杂,利用技术类型较多,容易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导致建设质量达不到理想标准。

12022519920******9    崔文浩

摘要:市政道桥属于城市的关键工程项目,其能够大幅提高交通效率,有利于降低内部人员流动压力,为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条件。但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实施结构较为复杂,利用技术类型较多,容易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导致建设质量达不到理想标准。因此,需要针对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明确相关控制要点,使建设团队能够进一步提高市政道桥的项目质量,为后续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将对市政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与控制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桥;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市政道桥工程对城市的重要性
        市政道桥工程对城市的交通系统具有较为关键的影响,其规划流程需要根据内部的相关需求进行针对化处理,使其能够贴合城市化发展的标准,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为交通流量的处理分担关键任务。与其他市政项目存在显著差异,市政道桥能够大幅提高城市的经济增长效果,有利于强化环境条件,提高未来发展的空间。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实施效果,需要针对市政道桥工程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应用技术类型,并找到需要强化的控制要点,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市政道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强化工艺环节,使其能够符合质量监督的标准,尽可能降低出现不良问题的概率。同时,还需要采取严格的监督审核制度,从源头切断质量问题产生的因素。通过这些方式,能够使市政道桥全面发挥其城市功能,达到优秀的交通流量消耗效果,充分证明其对城市的重要性。此外,市政路桥的工程需要利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对内部管理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与重要性。
        2市政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
        我国市政建设路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钢筋混凝土及路桥预应力混凝土进行工程施工,但这两种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具有局限性。在路桥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出现了混凝土配置与配比不合理的问题,易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
在目前的路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多采用预拌混凝土开展浇筑工作,但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若未做好运输管理工作,会降低混凝土质量,影响后续路桥工程施工。
        2.2路面与桥梁连接部位的施工问题
        市政路桥工程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后续出行安全性。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开展路桥施工时,在路面及桥梁的连接过程易出现一系列施工问题,易导致接缝问题发生。若未对接缝连接位置进行有效的技术处理,通车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跳车及沉陷等情况,影响市政建设质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如果压实机械的作业面过于狭窄,或填土的压实水平不足均会导致路面与桥梁接缝施工等问题,对该区段的承载能力、强度产生较大影响。
        3市政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与控制要点
        3.1道桥桥面的防水
        道桥桥面的防水影响着市政道路的寿命周期,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严控防水的施工质量。首先要对材料的选择严格把关,要选用环保型防水涂料,在基层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无接缝整体防水膜,来保证防水质量达到最佳。其次在施工时要按工艺要求处理好基层,清理好杂质、表面打磨合格后施工防水涂料或铺贴防水卷材等,防水层的收头处应多遍涂刷或采用密封材料封严,转角等部位按要求做细部增强处理,不得有折叠、断开、堆积和搭接不足等现象。
        3.2道桥施工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施工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道路和桥梁的质量,也是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要按照国家相应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选择,其次,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监管,严格筛查,根据不同材料的不同保存条件分类、分区域存放,保证施工材料的合理有效使用。


我国道路桥梁施工很多质量问题都是施工材料选择不当引发的,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我国目前市政桥梁工程的质量问题达到了63%,每年重复修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影响着驾驶安全和交通秩序。
        在路基施工中,我们发现土木格栅能很好地保持土体的稳定性和控制侧向变形,能有效地防止路桥地面结构的不均匀变形,即使受到交通负荷的反复作用,土木格栅的网格具有的弹性应变有效分散路基的竖向应力,很好地维持了道桥结构的稳定性。最后,一定要对台后填土质量加以重视,目前我国一般采用刚性的桥梁结构,基础沉降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但当车辆和桥梁重量荷载或桥梁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就会出现变形不同步的沉降,尤其是软土地基出现沉降的可能性更强,因此,地基土的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3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质量,要树立质量观念,在工作中进行落实,加强对各环节的质量监督检查。施工前制定施工方案,做好质量、技术的交底工作。比如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用量大,混凝土厚,受水泥水化热影响,混凝土内部温度高,当外界的气温低,这种内外的温差,会让混凝土产生裂缝。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会在表面产生裂缝。支架变形下沉,或者过早拆除模板,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产生裂缝。在施工时,要注意材料的配比符合要求,优化混凝土的配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尽量降低水泥的用量,控制好坍落度。要注意分块分层浇筑,以帮助散热。支架模板具有安全稳定性,在混凝土达到强度之后,再进行拆除工作。做好养护的工作,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的温度和降温进行测温和控制,可以预埋水管,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及时进行覆盖保温,延长养护的时间。
        3.4 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制定施工安全方案,树立安全防护意识,加强对现场隐患的排除工作,对重要部位、可能产生重大隐患的,制定专项方案,重点控制。比如预应力张拉施工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张拉的人员也应该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张拉的设备要进行检定,并配套检定配套使用,张拉时,千斤顶后方出于安全考虑,不能站人。
        3.5施工管理体系控制要点
        在我国市政道桥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的管理体系属于较为关键的控制部分。如果没有合理应用管控体系,便会导致工程控制效果大幅下降,无法达到质量需求,进而影响后期的应用效果。因此,需要从管理方向入手,不断强化市政道桥的管控力度,使相关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实现良好的建设目标。
        3.6质量监管控制要点
        在市政路桥的建设工程中,质量监管属于核心控制要点之一。为了达到理想的路桥应用效果,需要重视质量监管工作,确保这一环节能够顺利发现存在的不良问题。为此,应当执行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标准,使其能够覆盖市政路桥工程的各个方面,从而达到全面监控的效果。同时,还需要重视质量监管的科学性,避免出现盲目管控的问题,确保相关策略能够得到有效实施。通过落实质量监管体制的控制方式,有利于管理要点的执行工作展开,可以避免施工流程中出现不可预料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施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加大了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具体的市政路桥建设过程中存在工程复杂性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施工人员须加强对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施工企业应明确现有的路桥施工技术,在结合工程实际施工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施工技术方案,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晓同,嵇建鹏.市政建设道桥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智能城市,2021,7(07):41-42.
[2]刘莉.市政建设道桥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居业,2021(03):87-88.
[3]陈政剑.浅论市政道桥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2020,17(14):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