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 李劼峰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6月下   作者:李劼峰
[导读] 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完成向现代化的成功转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移与变化,社会民众对于居住的需求由原来的居住需求转变到了生活品质化需求,提高了对建筑的居住要求。同时,在建筑电气资源的大量配置之下,现代建筑也逐渐向智能化建筑发展,形成了智能建筑。

上海消防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李劼峰   200041

摘要: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完成向现代化的成功转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移与变化,社会民众对于居住的需求由原来的居住需求转变到了生活品质化需求,提高了对建筑的居住要求。同时,在建筑电气资源的大量配置之下,现代建筑也逐渐向智能化建筑发展,形成了智能建筑。本文以建筑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作为研究题目,具体论述中结合日常工作经验,概述了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内涵;分析了建筑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配电系统、用户管理、节能降耗”三个方面,对其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自动化;智能建筑;运用;
        1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内涵解析
        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从系统构成方面看十分复杂,由于受到建筑和电气两大条件的限定,可以通过建筑生产制造产业链条的构成环节与建筑子系统对其进行理解;也可以从建筑电气设备及其应用方面的自动化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包含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筑电气自动化;另一部分是智能建筑,下面分别对二者的内涵进行说明。
从建筑电气自动化方面分析,现阶段建筑体中的电气设施设备数量较大,在建筑主体、消防系统、照明系统、安全系统等方面,对其均有大量应用。所谓的建筑电气自动化,一方面指建筑电气设备本身具备了智能性;另一方面,指的是建筑电气在应用中通过PLC控制技术,对其实施自动化管理。比如,当前通过传感器的安装,就可以对建筑电气的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使用状态等进行数据采集与在线实时监控,而且,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精准地对其中的故障进行动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等。
        从智能建筑方面分析,不仅包括了门禁系统、通风系统、电气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消防系统、安全系统方面的智能化而且把建筑物投入运营后的养护管理、物业管理、用户管理、节能管理等,统一纳入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之内,也成功地实现了智能建筑的智能化运营。能够做到这一切,除了各独立系统中,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之外,也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通信技术应用,实现了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应用。
        2建筑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优势
        当前各行政区域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加大了对智能建筑的建设力度。从现阶段建筑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经验分析,在其生产要素层面的运用,主要体现了三个十分突出的比较优势,分别是监控优势、安全优势、协调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以监控优势为例,通过在智能建筑中运用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智能建筑的全面自动化管理。一方面,能够针对每一个独立的构成系统,进行分系统自动化管理;另一方面,借助建筑电气自动化,能够将所有的设备通过传感器和以太网连接起来,建立起物业中心数据管理系统,进而实现实时在线的动态化、全面化管理。简单讲,可以每时每刻针对可监控区域,实施全天候在线监控,同时,各个子系统也可以实现自动化预警监控。
        以安全优势为例,智能建筑中的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后,通过监控优势,可以为其提供安全优势;同时,在门禁系统、建筑主体系统、电梯系统等日常流动性区域,可以实现生物特征验证出入方案,如指纹解锁出入、人脸识别出入,以及刷卡出入等。另一方面,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性较多的消防系统、照明系统、应急系统、预警系统等,均能够通过各自系统内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实现安全状态监测与风险发生后的实时预警等。另外,当前智能建筑中的应急系统中设置了逃生、营救等,远程在线通信系统,任意时间发生任何安全风险均可进行呼救与救援等。



        3建筑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分析
        3.1在配电系统中的运用
        在智能建筑中的配电系统是其核心,因而也是建筑电气自动化运用最多的地方,几乎贯穿于整个智能建筑的生产建设产业链条配电各个环节。比如在供电、照明、动力系统,预埋施工期间的运用,主要是按照设计图纸埋设各类管件,包括线管、建筑体接地焊接、等电位盒子埋设,预留空调洞、焊接给水管预留口和消防管预留口等;进入二期施工阶段,则主要进行配管穿线、照明设施安装、屋面防雷接地焊接、桥架安装等;三期施工阶段则主要进行电缆接入、常用和备用电源接入、电井穿刺电源入户等;在后期施工中,则主要进行市电动力电源接入,以及水泵、柴油发电机设置等。
        3.2在用户管理中的运用
        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实现路径较多,一方面,可以满足建筑楼宇管理;另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自动化管理条件。比如,在用户管理中,通过在智能建筑内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用户可以通过与电气建立使用关系,将所有的用户信息上传到智能建筑管理中心,此时,就可以根据用户电气使用习惯、使用频率、使用数据进行一些数据分析,了解用户需求。当用户将移动客户端的终端设备,与PLC控制系统关联后,可以随时获取整个智能建筑信息,也可以收发到自身用电需求方面的服务信息,如电费缴纳提醒、电器忘关提醒、用户满意度评价等。再如,用户在电气自动化条件下,可以自行安装第三方智能服务软件,远程对家用电器进行全面控制等。既降低了额外成本,也实现了智能化的电气管理。
         3.3在节能降耗中的运用
         在建筑产品完成市场营销后,进入运营环节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资源消耗。首先,在智能建筑条件下,可以对各项资源进行全面监测,如电气自动化运用后,就可以针对建筑公共区域的风力进行测算,然后自动进行公共区域的门窗开关、通风设备控制;再如,针对电梯、公共照明等实施感光、声音、重力探测,配合监控系统与安全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与自动化控制,就可以根据实际的公共区域需求进行电力供应调整与通风调整,以及能耗控制。既可以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也可以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
        其次,智能建筑中的建筑电气自动化,已经通过建筑电气在各个方面的自动化运用,实现了全建筑能耗监测和建筑节能管理。比如,对于墙体保温性能的监测,有效地将墙体保温性能与墙体养护进行了关联,当保温性能下降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一些墙体保温加层处理等。再如,将雨水收集系统与整个智能建筑区域的污水排放系统、社区植被养护、鱼塘或池塘蓄水等进行了关联设置,水位器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调整蓄水池水量,并满足其整个区域内的用水需求,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再如,现代用户工作繁忙,居家时间相对较少,但对居住周边环境变化都有一定程度的关心,尤其在我国实施社区管理以来,用户对社区的公共环境都十分关注,此时就可以利用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对应的信息化服务,提高用户节能降耗意识等。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电气自动化与智能建筑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的交互关系。一方面,通过建筑电气自动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合理运用,可以提升智能建筑的智慧性,为其系统化地智能管理,提供硬件与软件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智能建筑的发展,以及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促进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发设计,使其逐渐在应用领域,由综合性应用向着分工的专业化方向发展,并逐渐形成新的产业。因此,在我国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二者均不可偏废,应该通过资源整合的基本思路,对其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进行有效运用与发挥。结合以上分析,建议在当前运用中,逐渐增强智能建筑生产制造产业链条各环节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门化应用研究,为其后续向产业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剑.智能城市中绿色建筑与暖通空调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8(6):96-97.
[2]钱余勇.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一体化设计[J].建筑电气,2020,39(5):4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