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排水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6月下   作者:杨程宇
[导读] 给排水工程是影响和逐步提高建设水平,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必然,但建设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针对这一现象,必须找出城市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给水排水工程。

上海森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杨程宇
 
摘要:给排水工程是影响和逐步提高建设水平,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必然,但建设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针对这一现象,必须找出城市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给水排水工程。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面临问题;解决措施;分析探究
        前言
        城市给排水系统无疑会增加城市的投资,为了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城市规划者需要改进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以前海太平金融大厦基坑支护土方工程为例,该工程位于前海市深圳区深圳地块02号开发区4号,深圳市香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位于勐海大道东,桂湾二环路北侧。该工程的规模和特点如下:基坑开挖面积665 3.4m;基坑周边约23 3m;开挖深度1 m 8 m;基坑安全等级为Ⅰ级。
        1城市给排水建设工艺流程解释
        1.1降水和排水
        污泥泵用于将检查井废水排入底泥。将要拆除的管道分成若干段,两个相同管径的试验孔之间的一段为一段。
        1.2稀释污泥
        高压水车将两口试验井的水灌入管道,用挖掘机将试验井和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搅拌稀释;手动和机械搅拌污泥,直到它被稀释到水中。
        1.3吸收污垢
        两个试验源中的污泥由抽吸车清洗,将两个试验源中剩余的少量污泥泵入井室内,井底泥浆受高压水枪影响,再次稀释后再泵入。
        1.4污泥的运输和处置
        来自下水道的污水污泥对环境有害,因此其不能随意放置,在疏通工作完成后,必须将管道内每天疏通出的淤泥等垃圾运至业主单位指定地点或者合法的处置地点,保证淤泥在运输及处理过程中不造成二次污染。
        1.5截留污水的设置
        从上到下堵住第一个工作段,堵住井室进水管,然后堵住下游检查井的出水口和其他管口,只留下该管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1.6 管道的疏通与清洗
        用高压清洗车疏通管道,将高压清洗车的水带伸入上游检查井下部,将喷水的喷水嘴指向管道流动方向,污水管下游检查井继续吸出内部污泥。
        1.7截污井的检查
        施工人员进入检查井前,大气中的氧气必须穿透检查井或用风扇通风,以测量井中的氧气含量。施工人员进井必须系好安全带、防毒面具和氧气罐。
        1.8检查轴被清洁
        管道清洗完成后,待检查井内气体符合安全要求后,施工人员进入检查井时佩戴自备呼吸面罩,先用高压水枪仔细清洗检查井壁。管道预先疏通后,无污泥流出,管道内水位不高于10cm(最好无水),同时入井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便携式气体探测器、安全带、防毒面具等方可入井。
        2水管道测绘方案
        2.1排出口、排水管线、污染源和截污井测量
        测量采用工程所在的坐标系,进行管线测量前,我公司将利用项目相关部门收集的现有控制调查数据,协助研究区调查,并按照适用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查。对尚无管控的区域,必须按照《规范》的规定设置基础管控。控制测量基于城市级别的线点和基准点,有城市线路点,如果损坏或丢失,不能局部敷设电磁波测距线,则必须在敷设电磁波测距线前进行补测。因城市改造丢失需要补测城市等级导线(一级、二级),根据情况可以布设导线网或同等级的GPS-RTK控制网,其编号、标志等要求,按有关规定执行。管线点勘察是管线点勘察完成后勘察过程提供的勘察草图,在图纸上标出线点编号,作为进行管道测量的依据。管道点的水平位置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高度采用三角测量法,或采用网络RTK法。管线点的数据采集,所有管线点的平面坐标均是全站仪直接测量记入仪器内存或用电子手簿通讯记录数据。在数据采集记录的同时,按测量顺序进行编号,并记录顺序号对应的管线点点号,数据通讯到计算机后,将顺序号还原成管线点号。数据处理及地下管线图编绘,此数据处理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提高了标准化、智能化、设置灵活性和模块集成等,从数据建库(含属性数据建库和空间数据建库)、数据查错、图形生成和编辑(自动成图和编辑字符及图库联动)、成果表处理及输出等都做了较大升级。
        2.2 基础资料的检查
        1)基础资料包括管线点调查探测手簿、控制点成果数据、管线点成果数据等,外业物探台组长逐一核实调查探测手簿,控制点成果经过测量技术负责验证纠错后提交,管线点成果是在测量传输数据进行精度评定后逐点核对。
        2)创建库结构。创建内部业务相关数据库结构的目的是规范内部业务数据的内容和格式,便于质量控制。内部业务相关数据的创建基于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相关法规以及业主的特殊需求。
       3)数据录入。在软件属性数据建库模块中,将野外勘探获得的管道属性数据人工输入物探数据库,进行100%校正校验,无误后形成管道勘探属性数据库。
       3  我国城市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3.1 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进入21世纪,淡水正成为世界上最稀缺的自然资源,我国是人均水资源最稀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危机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加剧。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城镇化,许多小城镇已经并入中等城市,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转移。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以每年0.2%的速度增长,导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产值在相应工业用水量中的年均增长率为5.6%,基本上占我国城市总用水量的50%以上。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阶段,特别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缺水的中西部地区将扩大工业发展,对水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四供水水源的污染和破坏是当前水危机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许多城市的供水湖泊越来越少,水质也受到了污染。随着湖泊越来越少,许多城市和农村被迫寻找新的水源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增加了国家和人民的负担。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670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城市缺水,其中60%至70%是由污染造成的。
        3.2 城市排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夏季降水量大,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某个季节会有暴雨,已经淹没了道路。如果排水系统不够好,就会造成道路拥堵,影响人们的出行。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城市是在原有老城区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随着城镇居民的增加,用水量和排放量都有很大程度的增加。但市政部门普遍存在排水技术不科学、排水建设规划不合理等问题。
        2)随着城市规划的加快,各种城市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市排水压力。因此,市政府调整和更新排水管线的设计,并为未来的城市管线改造进行适当的铺装工作,以提高排水效率并节省成本。另外,在修建排水管线时,施工人员对管线的规划和执行不是很在意,导致施工质量较差。
        3)存在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为保证排水管的施工质量,应做好后期工程系统的质量控制,定期对排水管进行维护保养。施工前,应对工程所需材料进行检测,工程中不得使用不合格材料。另外,管道工程计划没有科学实施,给未来的修复计划带来了困难。
        4城市给排水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
        4.1合理规划城市给排水管道
        选派专业的城市给排水规划建设人才,充分研究城市因子等建筑的布局。力争做到早规划、及时改造、合理建设,降低今后改造建设的难度和资金投入,避免因管道设计规划不合理造成给排水效率高。为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应将原有的混合排水系统改造为分流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必须适时改革,特别是在城市内涝易发地区。同时,加强监管,避免堵塞生活下水道,更好地为城市排水。此外,要保护城市天然河流、水库等天然雨水水库,充分利用其强大的蓄水能力,提高城市抵御暴雨后内涝的能力。 此外,监管部门还可以促进雨水循环利用,节约地下水资源。
        4.2完善质量安全责任制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是避免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和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城市给排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单位多、条件复杂。因此,在质量责任制的管理和实施上存在一些困难,如果各施工单位相互配合、集体配合,将对质量责任制的落实起到很好的作用。独立的建设过程有其致命弱点,即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无法实现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共享,难以统一管理,实行定额责任制。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统一的管理机制和统一的部署管理,必须培养团队的合同合作意识、严格的质量检查、良好的协调性和意志力,实行质量责任制,使质量问题深入到施工人员的各个环节,减轻了质检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程质量,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进度速度。
        4.3供水管网优化设计
        1)供水设计原则:管网在供水管网优化设计中,要弥补城市供水的持续增长,必须具有可扩展性,保证供水面积在可扩展范围内,并尽量降低含水量,保证水质和用户区域供水需求。
        2)供水管网为道路,通过地面地图在设计图上标明线路和具体位置,这有利于供水管网的铺设,可绕开重要道路或高等级道路,防止供水,突破压缩管网。
        3)在计算供水设计用水量时,需绘制用水量图,并在优化设计中计算出计算供水管网的最大日用水量。
        4)管网,主要考虑的是:生活用水量、预防用水量、生产用水量、道路供水、绿地用水量、渗漏用水量等。
        5)给水管网设计验证完成后,需进行校核。当管网发生故障时,实际生活中的用水量也需要检查水压。给水管网管道的选择非常重要,在设计和敷设时,要考虑地质条件,合理选择,避免因管网材料选择不当而造成渗漏和腐蚀。
        4.5排水管网优化设计
        1)在排水管网设计中,应采用主管网、主管和支管,以保证各管道的正常排水,防止管道堵塞而无法排放,从而影响污水排放。
        2)排水区域的划分应明确合理。根据排水的实际情况,可以有效地提高排水管道的运行管理水平。
        3)合理的控制点是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如何设置和具体位置是通过科学调查确定的。
        4)计算污水排放量。在设计中,要认真绘制用户的位移图,确定管网直径和埋深,并根据流速计算污水排放量。
        5)排水管网设计和污水排放量计算。污水排放设计应考虑生活污水、地下渗漏和产量。
        6)排水管材的选择。排水管材有双壁波纹管、PVC管、铸铁管、混凝土管等,应根据工程实际敷设情况和污水排放压力综合考虑。运行中应注意防止管道发生腐蚀、泄漏等事故。
        5结束语
        目前,水污染、给排水系统规划不科学、设施不完善等诸多实际问题,基于这些问题,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给排水建设水平,除了要注意给排水建设的质量控制外,要把给排水建设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推进给排水设施更新改造和维护保养,引入水资源管理机制,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给排水建设水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曹兴坤.城市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城镇建设,2019:157.
[2]赵莹.城市给排水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174.
[3]胡伟.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74-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