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建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夏志强
摘要:由上海城建水务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两岸贯通工程(徐汇段)配套长桥水厂备用取水泵站改造工程。原设计要求及施工安排,先实施新建滤网井工程,管道围护施工完成后再凿穿基坑围护桩敷设DN3000管及老滤网井回填的施工工序。后由于配合龙腾大道建设工期需要,新建滤网井仅完成围护灌注桩的施工后破坏新建滤网井的5根Φ800的灌注桩及部分止水帷幕,得以将DN3000原水管伸出腾地范围进入到新建滤网井范围,保证龙腾大道腾地节点要求。造成新建滤网井基坑未开挖前围护结构的破坏,致使临近龙腾大道侧的围护结构断裂和止水帷幕缺失。为保证基坑开挖的稳定性,通过各加固方案比选在新建滤网井引水钢管周围进行补强冻结。通过对本工程的总结和研究,对今后出现的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基坑整体性不能满足要求、止水帷幕缺失、围护外侧不适宜进行常规的加固止水工艺施工等情况给与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冰冻法;围护破损;渗漏;基坑整体性
引言
目前,冰冻法施工技术已较为成熟,在地铁盾构中的运用比较广泛,而运用水厂项目进行围护结构的补强措施还是首列。由于新建滤网井基坑东侧龙腾大道已通车运行,同时新建滤网井围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本身的结构整体性较差,在基坑未开挖前先进行围护结构的破坏造成工序倒置,对将来基坑开挖严重的安全隐患。龙腾大道作为上海市滨江景观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影响巨大,同时深入结构的DN3000管为原水取水管与黄浦江联通,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渗漏水及基坑失稳将对公司的声誉及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以此案例介绍冰冻法工艺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及止水帷幕出现破损情况下的补强及止水运用。
1工程概况
1.1工程情况
2017年因市重点工程(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工程)-黄浦江两岸贯通工程(徐汇段)建设需要在滨江区域腾让一定范围,用以建设滨江道路及景观等。根据徐汇滨江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取水泵站段拟建设龙腾大道,道路红线宽度 32m,道路东侧配套建设景观及公共设施等,需要腾让宽度47~57m。经与徐汇滨江项目公司对接协调后,龙腾大道西侧红线位置基本确定,红线以东地块腾让后,仅保留取水泵房以西、矾液码头。腾让范围内泵站现状滤网井、矾液池及排涝泵房、仓库等设施需要拆除或回填,滤网井、矾液池、排涝泵房等泵站运行必需的设施,需要在泵站内移位重建。龙腾大道的施工需要拆除现状滤网井上部、矾液池、排涝泵房等设施,这些设施是保证泵站、水厂正常运行的必需设施,拆除后必须进行重建,以保证泵站的正常功能。
本工程为泵站改造工程,工程范围包含以下内容:
1)滤网井移位重建;
2)矾液池及排涝泵房移位重建;
3)进水自流管改排及接通;
4)龙腾大道施工涉及的围墙、道路、绿化、自用水管线等设施的拆除、临时设施设置及重建;
5)滤网井、矾液池、排涝泵房和仓库的地上建筑、设备拆除。
龙腾大道下DN3000管道保护及现状滤网井、矾液池、仓库的回填由龙腾大道建设单位实施。
![](/userUpload/1(103262).png)
图1长桥水厂取水泵站改造工程平面图
1.2事件介绍
为配合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工程总体工期要求,龙腾大道腾地时间需提前4个月完成。而腾地范围内最关键的节点是有老滤网井与新建滤网井之间DN3000管线的敷设。按龙腾大道腾地节点此时新建滤网井的围护结构刚施工完成,还不具备开挖条件。根据原设计方案要求及施工工序安排,先进行新建滤网井的开挖及结构施工,待新建滤网井结构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后再凿穿基坑围护桩敷设DN3000管并进行老滤网井回填施工。但为确保腾地如期交付任务,经多方商议,只得在新建滤网井基坑未开挖前先破坏的5根Φ800的灌注桩及部分止水帷幕,将DN3000原水管伸出腾地范围接入新建滤网井围护结构内,让龙腾大道先一步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坑开挖施工,造成工序施工顺序倒置情况。
1.3工序倒置造成后续施工难点
1)新建滤网井临近建筑物距本工程地下室边线分别为:西侧1#吸水井距离基坑边缘7.14米。东侧龙腾大道的红线与滤网井基坑边线重复,道路设计采用了在基坑东边一侧增加悬挑板和混凝土挡土墙的形式悬空于新建滤网井上。并且龙腾大道紧邻基坑,并已通车使用。龙腾大道新排地下管线(底标高约4.2m)距DN3000钢管(管顶标高约为-3.3m)净高约为6米,如进行新建滤网井的开挖话由于此区域止水帷幕的缺失和断桩出现承载力及整体性降低的影响,地下水的渗漏和土体的挤压极易造成地面沉降影响管线安全及龙腾大道坍塌。
2)已埋的DN3000钢管与黄浦江相通,距离为40~50米,并且与黄浦江有水头差,管外间隙极易形成导水通道,滤网井基坑开挖期间,黄浦江水有可能沿着导水通道进入基坑,影响基坑开挖安全。
基坑开挖范围土层:①层,③层,④层土。
![](/userUpload/2(52831).png)
图2新建滤网井施工现状
![](/userUpload/3(33709).png)
图3 新建滤网井围护结构破坏位置剖面图
1.4 施工方案比选
1)深层真空井点降水:
井点布置:基坑北侧布置3口真空深井,管井深度为21米;在基坑内布置3口真空深井,井管深度18米;基坑外南侧布置3口真空深井,管井深度为21米;均采用真空泵抽水。由于龙腾大道已通车使用,DN3000钢管两侧无法布置降水井。
方案优缺点:通过降水井上架设真空排水能很好的降低基坑外侧地下水位,保证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断桩位置的渗水问题;同时施工周期相对较短。但由于基坑外侧降水井的作用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大,支护变形量大;对周边道路、管线影响较大;无法解决钢管外侧于黄浦江贯通的流水及断桩位置承载力薄弱问题。
![](/userUpload/4(25266).png)
图4 新建滤网井井位布置图
2)注浆工艺
注浆管布置:由于龙腾大道管理中心不予许现有道路大面积开挖,在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情况下施工周期少于一周;故在龙腾大道上进行高压旋喷、双液注浆或MJS工艺施工不满足前提要求。若选择注浆工艺施工必须从基坑内部入手,在DN3000管上方基坑开挖至第一道圈梁时布置第一次注浆孔,孔距0.5m,单排11根,排距基坑范围内呈上下扇形布置(约12排),斜向打入深度至灌注桩外3m,第一次注浆范围为管道上方及两侧。在基坑开挖至管道顶部后布置第二次注浆孔,孔距0.5m,单排11根,排距1m范围内(3排),斜向打入深度至灌注桩外3m,第二次注浆范围为管底。
方案优缺点:通过对DN3000管周围土体加固能很好的解决止水问题及提高注浆位置土体的承载力。但在注浆管打设施工过程中不好控制,在DN3000管未暴露前无法精确的控制注浆管打入位置,同时注浆范围不可控,地下各种管线(电力、电信、排水管道等)会灌满水泥浆,并可能造成路面上台风险;另外在钢管底土体注浆加固难以到位,安全风险不可控。
3)冰冻法工艺
在龙腾大道DN3000管位置布置双排冰冻过,同时为巩固钢管底部冰冻效果加设两排斜向管插入钢管底部土体周围。利用人工制冷技术通过浓盐水作为媒介持续进行循环,使地层中的水结冰,把天然土体变成冻土,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隔绝地下水与地下工程的联系,以便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地下工程掘砌施工。
方案优缺点:通过对土体进行冰冻处理增加土体的强度和止水能力,能很好的满足工程需要;同时由于布管时间断据路创面小;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废浆,能满足政府单位对不影响交通及文明施工要求。但由于工艺因素限制,形成满足工程所需厚度的冻结壁最少需要35天,延长了施工周期。
4)方案选择
通过对三个方案的比选,本着避重就轻原则,同时考虑到后期基坑开挖的安全性,降低施工风险和降低社会影响,最终采用冰冻法施工工艺作为本次新建滤网井围护结构的补强及止水措施。
2冰冻方案实施
2.1 冰冻管位布置
由于龙腾大道为浦江景观大道,冰冻法施工前已通车运营,相关政府部门考虑到其代表上海市的形象工程,掘路范围要求控制在7X1.5m,施工时间控制在一周以内,后进行路面恢复。考虑到上述相关要求,项目部进行了方案优化;方案分两段进行冻结,分别为A、B区,A区冻结管施工时端头及进、回路管整体降低至路面以下50公分,做好保护回填砂后进行路面修复开放交通。
A区:在供水管DN3000上方基坑围护墙外电力排管和电信井1.15m之间布设两排垂直冻结孔共19根(冰冻管孔位为C1~C19),孔距700mm,排距778mm,主要针对管道上方及两侧管道与灌注桩间缝隙进行封水和加固。此处先行冻结,待交圈后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开深度至管道顶部位置,后进行B区冻结管布置。
B区:在基坑开挖至管道顶部地面硬化后距离灌注桩80mm布设3排冻结孔共27根(冰冻管孔位为A1~A17,B1~B10),排距480mm,孔间距600~1000m,主要针对管道下部及迎面封水。由于管道一端通往黄浦江内,另一端采用钢板密封,管道内存在满水情况,因受黄浦江涨落潮影响,管道内水稍有扰动;为更好的达到冻结效果,打钻完成后即时注浆,以保证管道界面与土体的交结。
![](/userUpload/5(20394).png)
2.2 冻结及土方开挖
为避免冰冻过程中产生过大的冻胀效果,照成地面隆起及管线位移,故在进出盐水软管及外包隔温材料上做相应处理保证DN3000原水管中心上下6m范围内进行局部冻结从而降低冻土的整体冻胀量。
A区冻结壁形成后调整盐水流量及流速进行维护冻结,确保冻结壁满足封堵要求的前提下避免冻结壁再次扩大造成土体进一步膨胀,并开始基坑开挖至第二道钢支撑位置(DN3000原水管顶1m位置),安装第二道钢支撑并利用第二道双拼H型钢围檩链接固定好5根破坏的钻孔灌注桩,使其与周边围护灌注桩形成整体(后续挖土后破坏的5根灌注桩成悬空状,确保其与周边围护及支撑系统同时受力)。第二道钢支撑施工完成后进行B区冰冻管布置和冻结工作,待B区冻结壁满足开挖要求后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工作。
![](/userUpload/6(17492).png)
2.3 原水管位的处理
在开挖过程及时对管道露出的缝隙进行封堵,原水管位置冰冻土体土方共划分为四小层开挖,对洞口随挖随堵,在开挖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对层厚进行调整。沿管道四周紧贴灌注桩设置1厘米厚60厘米宽钢片环(原水管与灌注桩间封堵钢片宽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钢片环一端焊接在原水管壁上,一端焊接与灌注桩内主筋上;钢片环根据此处土方开挖及堵漏分次实施,钢片环间有条件的大空隙采用快凝砼进行封堵,有渗水的缝隙布设针孔注入聚氨酯进行封堵。在钢片环上布置10个融沉注浆孔,孔位为Z1~Z10。(根据施工经验和土工试验,冻土融化后其标高可能略低于原始地层的标高;融化后的土体处于流塑状态,对整体的土层强度和止水效果不力。)
为确保原水管底口及冰冻薄弱环节在开挖过程中出现渗漏情况,在完成一层土方开挖后借用布设的融沉注浆管进行双液注浆(浆液进行事先配比保证出浆管后形成膏状体,缩短凝结时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控制压浆压力使浆液能够通过土层空隙流至薄弱处凝固。上层注浆完成后进行下一层的土方开挖工序,以此类推逐步进行收口工作。
![](/userUpload/8(13345).png)
图9 融沉注浆孔位置分布图
2.4融沉注浆
待内衬结构完成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冰冻设备停转及拆除工作,为减少冻土融融过程中的融沉量,通过监测和测温等措施采取第二次压浆充填,固化土体的同时少数沉降量,把融沉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后期可在结构预留注浆孔内进行适当的跟踪注浆,进一步减小融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注浆范围涉及整个冻结区域;注浆要缓慢均匀,采用双液注浆工艺,注浆前进行配比试验调整好浆体各项控制指标。A区冰冻管不做回收,在冷冻机停转后及时拆除进、回路软管接头,并通过进、回路软管进行冻结管内清洗,清洗完毕后通过压浆设备进行浆液的填充。
3总结与感想
①通过冰冻及侧向注浆工艺的配合作业,开挖后整体止水及加固效果良好,除了原水管顶部及底部两处点位有少量渗水外,其余部位未出现渗水情况。在冰冻法土体加固作用下临近基坑的龙腾大道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未出现沉降,此处钢支撑轴力值也较为稳定。期间通过对渗水点进行导管引流并采用双快水泥及时封堵,渗漏点通过聚氨酯发泡剂封堵,将基坑外侧水土流失量降到最低保证了基坑的安全。
②由于基坑外侧的龙腾大道路面不适应大规模开挖施工致使加固原水管底部区域的斜向冰冻管只能布置在基坑内部,影响总工期35天(2天布管+28天B区冻结+凿冻土5天),对基坑的时空效应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致使后期基坑整体变形量出现报警的情况。争对至此事件项目部如果能在前期排DN3000原水管前能考虑好后续施工方案,在封堵口位置加强封堵墙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并预先留设注浆管或冰冻管(特别是下口位置);在原水管覆土前进行细致实测实量工作,精确好需止水加固位置管位平面及标高方便后期冰冻管布设精度控制,将大大减少施工工期和后期施工风险。
③冰冻法施工主要要解决冻结过程中土体冻胀对基坑的稳定、周边建筑物及各大管线的影响;虽然在冰冻法施工前充分考虑了工艺产生的土体冻胀对基坑及周边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方案采用局部冻结,并在维护冻结期间减少盐水流量及适当提高盐水温度来控制冻土的进一步扩散;但过程中龙腾大道还是出现了一定的地面隆起现场,抬升最大的XX03点位根据测量数据抬高43mm,点位位于A冻结区中心位置。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以下三点:首先为确保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洞门封堵完成后仍继续进行A区维护冻结直至结构完成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停止,冰冻时间过长(共157天);其次主要施工时间为6至9月份的台风季节雨水较多,地下水位偏高,龙腾大道开挖面修复时未考虑到路面防水,致使雨水直接通过新老路面接缝渗入冰冻区域。
参考文献
[1]DG/TJ08-902-2006 . 旁通道冻结法技术规程〔S〕
[2]罗立波.谈基坑堵漏[J].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2):52-53.
[3]孟俊.冻结法在某盾构隧道进洞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市政道桥与防洪,2017,60(6):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