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程鹏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上   作者:程鹏斐
[导读]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了建筑工程当中。BIM作为一种先进的三维建模技术,它可以直观详细地将建筑工程通过三维模型的方式展现到施工管理人员的眼前,这样便于他们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山东省青岛市身份证号(37068219******1919)  程鹏斐   26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了建筑工程当中。BIM作为一种先进的三维建模技术,它可以直观详细地将建筑工程通过三维模型的方式展现到施工管理人员的眼前,这样便于他们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提升施工管理效率。通过合理的应用BIM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建筑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管理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策略
        引言
        三维建模技术是这种技术的基础,多年以来传统建筑业逐渐转变为三维建模技术领域,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因为建筑行业许多领域具有多样、专业、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高的特点,而BIM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所以BIM技术将在今后的建筑业中得到重要发展。
        1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①三维可视化。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施工的最终成果进行提前的预演和模拟。具体而言,在操作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基础参数、实施要求录入系统中,搭建起建筑物模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几何参数化,将工程所涉及的材料、数量、价格、供应商编号等进行提前模拟和预演,通过这样的方式全方位地了解模拟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使用空间是否科学合理?规模是否达到工程要求?整个建筑物的具体流程是否规范?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材料短缺细节不到位等问题进行提前模拟。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建设单位要求对设计进行变更,也可以先在仿真模型中进行模拟变更,对后续所涉及的内容提前掌握并提出相应的变更方案,再进行二次设计。②模拟性。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BIM技术可以对施工过程、施工环节所遇到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虚拟构造,帮助施工人员提前了解工作内容,有效减少工作失误,规避风险。具体而言,BIM技术将建筑阶段所涵盖的材料、物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仿真,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模拟,可以提前了解施工过程面临的失误、纰漏或物资问题。③协调性。在使用BIM技术的过程中,整个平台可以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要求筛选出最优方案,同时可以根据现状对已经设计好的路线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分配,运用3D效果提前进行演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现场的施工人员则应当扫描二维码读取相应的数据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2.1成本管理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计算机软件除了能够建立起建筑工程的三维模型,还能够建立起建筑工程项目的5D模型。这一模型的建立能够为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是施工中成本管理的所有数据信息,有效的融合了建筑工程的成本与时间要素,完成对建筑成本的优化控制。例如,建筑工程项目的5D模型能够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不同时间段的工程成本,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水平,让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合理地制定资源的分配计划。同时,BIM技术的使用还能实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动态管理,结合三维模型的建设和分析,可以得出工程每一阶段的现金流,可以实现动态的工程成本管理,这可以有效降低项目资金风险。
        2.2信息化项目管理
        在以往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中,流通和反馈各类信息与数据的主要媒介是纸质媒介,尽管传统的纸质媒介使用方式简单,但无论是在数据的处理上,还是在信息的传递效率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与此同时,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数据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一方面容易带来信息数据的断层,另一方面,则容易出现信息孤岛、信息偏差等异常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制定决策,也会使得决策的实施产生滞后。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BIM技术为建筑施工的信息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借助于对这一技术的有效运用,构建统一化、标准化的工程数据源,确保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个单位、各个部门间实现有效沟通,并可靠、准确地传输信息与数据。在此基础上,随时共享并交流各自获取的数据信息,这样的信息化项目管理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数据信息的传递效率,也使得传统纸质媒介存在的信息孤岛、信息断层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为建筑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3进度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进度管理是保证工程在合同约定时间内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将BIM技术融入进度管理,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BIM技术为施工进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资源。通过建立BIM建筑模型,充分了解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管理人员结合各种信息资料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利用项目软件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其次,运用BIM软件对劳动消费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合进度计划内容和三维模型,采用广联达算量软件对工程量进行精确计算。根据劳动消耗曲线,对过度劳动消耗进行分析,以提高进度管理中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
        2.4施工质量管理
        强化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与关键所在,其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最终建设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对其顺利通过质量验收具有决定性作用,因而在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应以建筑材料、技术工艺以及人员管理方面为主要切入点,包括施工环境在内,以上因素都是影响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复杂性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显著特点,其需要贯穿于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因此将BIM技术应用到质量管理作业中,可以创新并丰富管理手段,优化现有的管理模式,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技术,BIM技术为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提供了良好条件,便于管理人员清晰地了解工程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全面把控各个施工环节的完成质量。
        2.5施工过程控制
        一是借助BIM技术,有利于施工队伍准确掌握建筑施工进度和技术优化。在一些传统土木工程建筑设计的图纸中,由于我国技术的限制,只能呈现二维图像,因此建筑设计项目必须有正视图、立面和侧视图等,在调整时具有相对的可比性。BIM技术下的各种施工图在一张设计图上表现出不同的建筑形象和结构,因此BIM技术能够有效地从根本上减少误差,从而加快施工速度。其次,BIM技术的高度仿真,对于部分建设难度较大的建筑,科通过多次反复计算,相比于传统技术得出结果相对安全。随着BIM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真过程可以直接在一台计算机上自动进行,大大提高了效率。此外,计算机所需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通常可以获得许多数学模拟和逻辑估计,从而可以获得最佳的大型建设项目设计和施工作业。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阶段作为实施施工活动科学管理的重要阶段,具有战术安排与战略部署的双重作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工设计,确定施工管理、施工顺序与技术人员组织。采取合理的措施,并对设计施工现场进行组织和安排。BIM技术在建筑三维可视化、施工过程规划、过程模拟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BIM技术不断完善,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对于施工企业而言,通过积极有效的实践,才能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施工管理措施。BIM技术的应用,使建筑工程施工实现了低能耗、低污染和可持续发展。BIM作为技术创新的辅助生产模式,应用于施工管理中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丽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6):155-156.
[2]田琼,谭显通,周基.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价值工程,2020,39(08):31-32.
[3]张宏.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8(36):148.
[4]余冬.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0):9+11.
[5]冯超.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1):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