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分析 刘胜平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上   作者:刘胜平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在建设进度和质量控制方面必须做好工作。在这种要求下,产生了一种更加精细的管理模式,特别是指在项目建设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以使施工环境更加规范,使该项目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山东省青岛市中孚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刘胜平   2662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在建设进度和质量控制方面必须做好工作。在这种要求下,产生了一种更加精细的管理模式,特别是指在项目建设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以使施工环境更加规范,使该项目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因此,未来特定项目的建设,需要有良好的管理思维的形成,以及对管理原则和具体管理方法的有效创新。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在当今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建筑工程施工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投资和施工关系日益复杂,管理模式的质量将决定工程的质量,人们对于施工管理模式的关注度也显著增强。然而工程施工管理模式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管理难度,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建筑工程施工的需求。在确保工程建设稳定的前提下迅速提高施工管理模式应用价值,必须实现全球化、市场化浪潮之下精细化管理模式与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深度融合,规避建筑工程施工的市场风险,为建筑工程谋求最大程度上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1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是在整体层面对理念进行革新,同时将相关措施落实到具体环节,以此来同时保证施工周期与工程质量。在传统的土建工程中,管理方式较为粗犷,虽然侧重施工质量的管控,但是不能保证各工序之间的融合效果,不仅造成施工资源损耗,而且还会埋下潜在质量隐患。而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可以用细致、规范的方式展开工作,以此来降低成本与节约施工资源。此外,对于土木建筑单位来说,保证质量与降低成本,才能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这也给施工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实施环境,通过将建筑要求作为核心管理目标,将文化精髓、管理精髓以及智慧精髓的技术运用到工程实际建设中,进而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精细化管理的优势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精细化管理有着明显的优势,不仅可以提升建筑企业的作业效率,还能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环境下帮助企业取得一席之地,逐渐优化建筑企业的施工流程,在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建筑企业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就要改变思路,优化管理模式,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从而才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获得长远的发展,精细换管理正是通过优化企业管理流程而提高施工质量,有利于企业构建发展的长远蓝图。另一方面,现在的施工成本增多,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少之又少,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科学的调度工程建设中的资源,减少成本支出,才能不断优化企业的管理,从而提升企业效益,实现低投资高回报的良好局面。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只是经济实力上的竞争,同时在企业口碑上的竞争也是相当的激烈,建筑企业在优化自身工程管理能力时,也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建筑企业开拓新的市场,从而进一步的拓展企业的业务。
        3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分析
        3.1严格管控材料设备
        为了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从原材料和设备管理方面入手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建筑工程设备及材料费用占据了工程投资的主要部分。通过对材料和设备的严格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精细化管理水平。首先在材料管理方面。材料质量、运输和存储需要重视,质量优良的材料使用在工程建设中,不仅施工难度降低,而且不易造成施工运输和存储过程的损坏。设备管理则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使用计划方案,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实际需要投入相应数量的设备,并且做好设备调度管理,优先分配给关键项目应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严格管控材料设备,能够为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解决材料和设备问题。



        3.2实现施工精细化管理
        第一,企业通过管理保证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安全第一是建筑行业的核心要义。施工安全管理也一直被列在建筑工程管理的第一位。企业应做到在项目施工期间能够对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进行严格管控,避免盲目赶进度无视成果质量的现象出现。企业在争取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时,可以借鉴以下几点做法。首先,借鉴以往相关企业出现的安全问题,据此做好总结,实现信息共享,相互传授经验,各部门合作进行问题原因纠察,形成相应的文件发送给每位管理人,让管理者通过文件学习,提升管理水平;其次,形成相应的追责单位,成立企业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组,细化施工安全检查与安全监督工作;最后企业要加强安全意识宣传工作,并实施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计划,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第二,企业要落实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甚至设计阶段等与工程建筑息息相关的部分,都需要企业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而单位的设置不是一种空洞的摆设,这些单位要对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前期排查,并根据分析和排查结果制定与之相关的质量通病监控以及解决责任书。做到各管理部门清楚施工中常出现的施工问题其原因自己解决措施,以提升突发状况应对能力,提高管理水平。而且管理人员不能只重视书面形式工作,更应该把重点放在施工现场。应该强调在施工现场加强宣传工作,在危险性高的地方设置展板、警示牌、警戒线、实物警示等警醒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
        3.3确定明确的建筑工程施工目标
        在进行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必须首先明确施工要求,然后根据现有的规模确定符合要求的最终结果,要不然,会对施工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成功的建设项目不仅需要建设团队的持续工作,还需要对该项目的财务基础进行考验,如若资金链发生断裂,想要完成建设将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在工程施工进行之前就要开始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明确资金链的源头的稳定性,人员的专业性等等。当项目进行时,实施人员要根据施工进程来识别施工是不是最终能达到发展要求,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精细的管理可以提高建设项目的建设效率,并使建设过程更加专业。
        3.4人员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除了对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外,还要注重施工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施工人员和项目人员是保证项目开展的主体,只有提升工程人的自我意识,提升工程人的专业素养和施工工艺,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的完成度。在工程建设中,人工承办占据了较大的部分,建筑企业带来了明显的压力,在很多工地中,由于人员管理不当,出现了工程施工人员过多的现象,造成了人员冗余,给企业增加了成本,建筑企业可以精简员工,注重职位和人员的合理分配,实施人员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成本,同时也要加强员工的个人技能和素养,通过提升员工的精细化管理意识,促进工程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工程量有限,根本不需要过多的施工人员,同一个岗位上设置了过多的人员,因此项目负责人可以通过了解工程量,设计合理的人员数量,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施工。
       结语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精细化管理模式必须受到建筑行业的充分重视,在确保工程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迅速提升精细化施工管理模式的应用水平,完善各个阶段的施工信息系统,落实工程质量责任,才能提高工程的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吉尚凯.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散装水泥,2020(05):24-25.
[2]张川.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6):84+81.
[3]高德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策略[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01):123+122.
[4]方艳.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