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上   作者:韦琛
[导读] 近些年,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建筑行业快速进步。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常见的结构类型,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受压构件,在施工时一定要保证其强度满足要求。由于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所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确保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这样才能进行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韦琛 530005

摘要:近些年,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建筑行业快速进步。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常见的结构类型,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受压构件,在施工时一定要保证其强度满足要求。由于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所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确保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这样才能进行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对混凝土制作技术和手段的持续优化和完善,混凝土结构全程质量管控和后期养护的要求也在持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混凝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利用。在管理人员开展混凝土质量检测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其囊括的内容广泛,影响因素十分复杂,这就极易导致在检测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混凝土检测工作抱有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与此同时,在现阶段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不管是项目质量检测或者是混凝土检测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如今的建筑项目工程中,普遍利用混凝土检测技术,不但可以通过检测混凝土质量的手段来为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建筑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1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的含义
        在当下的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检测,已表现为一项硬性要求,并要选用一些技术含量较好的体系辅助完成,严禁出现任何漏洞。对现场施工技术自身而言,其并不是单纯的采用经验作业模式落实的,而是采用一些较先进的技术方法去实现综合处理,观察评估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项目设计要求,否则需要作出相关改进。纵观当下混凝土强度检测实况,不难发现其是基于多样化技术手段进行的,比如采用超声波、射线及成像技术等,通过检测强度分析混凝土的现实应用、拌和、配比及成型情况等,观察各项数据的改变情况,若强度检测结果和设计要求存在出入,则要采用相关补救措施,或再制作。大部分工况下,至少会采用两种现场施工检测技术去完成,一方面维护检测过程的健全性,另一方面使检测结果更加权威。
        2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的类型
        2.1回弹检测法
        混凝土回弹检测法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主要是应用回弹仪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撞击,然后通过回弹仪的读数来确定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在回弹的过程中如果弹到了钢筋的位置,就会使得回弹仪的强度数值较大。另外,使用回弹仪检测时,如果检测人员的角度不垂直,也会影响回弹检测的结果。所以为了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都是对一个构件进行多个点回弹检测,然后去掉不合理的强度值,再计算其平均值是否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在使用回弹法进行强度检测时,它只能大概推断混凝土的强度值,如果混凝土强度值满足设计要求,那么可以不用继续检测;如果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如图1所示为用回弹仪检测墙体混凝土强度。

       

        图1回弹仪检测墙体混凝土强度
        2.2钻芯法
        该项现场检测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钻芯机从混凝土内部抽取样本,而后在专门的仪器设施协助下定性检测试样,核算混凝土的强度值。在钻芯工作阶段,参与人员要事前设定钻芯的方位和深度,借此方式将钻芯设备对建筑构造形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应将混凝土构造较简单或受结构应力偏小的部位作为钻芯取样的具体部位。钻芯阶段要加强直径指标的控制,最好是骨料粒直径的两倍,进而从基础环节保证试样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回弹法进行对比,钻芯法能进一步提升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的精准度,但可能对其内部构造完整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钻芯法的局限性较高,采用该法仅能对部分混凝土进行抽检,若拓展钻芯处理的应用范畴,则会对建筑构造的安全性构成威胁,短缩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2.3超声波法
        顾名思义,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原理就是:工作人员通过超声波接收设备来获取单一的声速,并将其作为参数,然后深入到混凝土试验区域中,来全方位的监测超声波脉冲的各项数据,例如:振幅、传播时间等,进而按照此部分数据,来科学合理的判断混凝土的两项参数,一是孔隙率;二则是强度。(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在建筑企业工作人员利用此种技术开展检测工作的过程中,并不会对建筑项目工程造成损伤,反而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混凝土结构的完成性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其被称为无损检测技术。但是,此种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也就是检测数据缺少稳定性和精确性,外界和内部的一系列因素都有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而且其设备维护和保养所投入的成本也是非常昂贵的。因此,其目前只在部分领域中被利用,而没有普遍的利用在各个行业中。

        

        图2:超声波混凝土检测技术
        3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的有效策略
        3.1编制完善化的强度检测技术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施工方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的必要性,该项工作运作情况也得到业内人员的高度重视,一定要秉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应用现场施工检测技术,规避出现明显的缺失问题。结合既往工作历程即现行的工作标准,笔者认为在采用现场施工检测技术阶段,一定要拟定完善的强度检测计划,在保证检测结果精确度的基础上,也不干扰正常的工程进度。首先,相关人员不可依照主观意愿盲目地检测建筑混凝土的强度,要分析到检测的目的性与混凝土构件自身状况,比如很多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混凝土强度等级作出明确规划,于不同架构与施工区段,强度表现出差异性特征,故而要结合差异化的工作实况,合理应用现场施工检测技术。其次,综合多种因素预测检测方案的可行性,力争使检测工作一次完成,借此方式规避强度检测工作的复杂性。最后,针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结果,应及时将其反馈给上级部门,结合上级作出的新指示、新要求,于建筑施工现场内部作出相关干预,力争将外界因素对强度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客观性形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3.2加强对混凝土检测技术人员的培训
        建筑企业要想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准,那么就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施工人员开展培训工作。首先,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建筑工程企业内已有的混凝土检测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从而通过提升其对混凝土检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来提升自身混凝土检测技术的水准。其次,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全方位的督促检测人员增强自身对混凝土检测技术的学习,通过掌握不同情况下不同混凝土检测技术的运用以及全面分析不同检测技术方式的优缺点,来形成自身独有的检测技术,这对于提高检测技术人员的混凝土检测水准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准确、客观地对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进行评价,就要不断加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的运用,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当前钢筋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而混凝土的强度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要重视混凝土的强度检测工作。在开展检测工作时,合理选择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完善检测方案,规范检测操作流程,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结构强度,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旭.以某省级建筑工程检测中心来谈谈检测机构质量改革[J].绿色环保建材,2020(5).
[2]王翠姣.工程检测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J].建材与装饰,2020(13).
作者简介:韦琛(1989-),男,壮族,广西南宁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建材检测试验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