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测量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运用 常顺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上   作者:常顺
[导读] 在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及地形测量等工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细致的测绘工作。工程单位在进行规划和建设前,需要对该地区的周围环境及相关的地质和水文信息等进行充分的了解。而无人机的使用,不仅能够更加清晰的对环境进行探测,同时能够避免人工探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性。

41082519910******4  常顺

摘要:在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及地形测量等工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细致的测绘工作。工程单位在进行规划和建设前,需要对该地区的周围环境及相关的地质和水文信息等进行充分的了解。而无人机的使用,不仅能够更加清晰的对环境进行探测,同时能够避免人工探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性。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探究,不断提升实际的探测效率。
关键词:测绘工程测量;无人机遥感技术;运用策略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概述
        无人机遥感技术是通过利用无人机和遥控感应等技术相互结合构成,在工作中能够自动化、智能化的对探测资源数据进行收集和存储。并对相应的空间地理信息进行专业的分析,建立相应的模型,使数据更好地被理解。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并且能够应用在工程测绘等不同的方面。目前,该技术是全世界都在争相发展的一项高科技技术,不断地朝着各个不同的使用方向发展。
无人机遥感技术中的无人机设备是不载人的飞行器,通过地面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无线电遥控,或者机器本身携带计算机远程操控设备,使无人机能够按照计划好的轨迹飞行。由于不需要驾驶员在飞机上进行实际的操控,因此,无人机的构造较为简单,同时成本较低,能够适用在较为危险的地段,或者人类无法进入的环境中进行实际的检测,如:在情况恶劣的灾害现场中利用无人机组织救援工作,或者在恶劣的环境中对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探测。
        遥感技术中结合了不同类型的相机和成像仪,以及雷达和电磁波探测仪等仪器设备,使其具有收集信息图像等数据并进行储存分析等作用,其灵敏度较高,重量较轻,同时能够支持远程遥控。将其与无人机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形成无人机遥感技术,用于探测更多的区域。
        使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探测后,需要对存储的信息进行数据后期处理,由于遥感技术摄取的相片相幅较小,同时数量较多,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后期的处理,提高图像的质量,使数据更加地真实有效。
        二、在测绘工程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运用
        (一)对复杂恶劣区域的测绘
        在一些地形复杂或环境恶劣的地理条件中,想要提高对区域环境和数据信息的了解,则需要使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复杂的工程测绘中,通过合理的操控,能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数据。
        在无人机设备上安装GPS系统,结合地图来对该区域各部分进行合理的探测。工作人员根据地图中的标记来确定无人机的飞行路线,针对复杂的区域进行图像摄取和数据采集。使用系统中的多种成像技术,根据不同的要求,如距离、精确度和图像效果,以及角度等进行测绘,不断地满足测绘人员的需求。在恶劣复杂的环境中进行测绘,一般该处区域无法由人进行实地的考察和测绘,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使用,能够帮助绘制距离地面较近的位置,获得精确度较高的图形和信息。通过低空飞行技术,能够更好地对环境情况进行把握,有利于测绘单位对该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二)城市规划中的使用
        1、应对测绘的区域进行像控布设。一般而言,在进行像控布设时,需要设置正方形网格,并设置像控点。像控点的数量和精度对于航测的数据精确度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测绘时,应根据无人机的翼型和测量的范围来对像控点数量进行设置。在进行设置时,应保证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提高测绘的准确度。
        2、规划航线和区域。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应该明确想要测量的区域,以及测绘的重点区域,根据实际的需求和无人机飞行的特点等来对飞行航线进行测量,使其测绘的结果满足测绘单位的实际需求。另外,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会受到风速和温度的影响,风速过大会降低无人机的测绘精准度。因此,应对不同的测绘区域进行划分,根据分类标准来对无人机的高度进行调整,以此获得更合理的测绘结果。
        3、处理影像数据。由于无人机中安装的照相机在对环境进行拍摄时,可能会受到光的影响,导致图像中存在光学畸变的现象,使得实际的测量数值和图像不符合,出现一定的误差。在对城市进行拍摄时,需要对拍摄角度和拍摄空间等进行合理的设置,通过后期的数据处理,对图像进行格式转换,并使用有关的几何模型等对图像进行校正。根据不同图像之间的关系进行交互式处理,识别图片中的影像,并快速地进行拼接,提高整体图像处理的质量和整体图像的精确度与完整度。
        (三)大比例尺中的测绘
        在对地形空间较大的区域,如农业的生产区等大比例尺区域的测绘中,需要测绘单位对区域内的地形和影像等数据进行测量,获取相应的数据。使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对不同环境中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测绘,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整片区域内的信息和测绘重点的数据获取。
        在实际的测绘时,无人机需根据指定的飞行航线和设计要求执行,以保证飞行的稳定度和数据的全面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师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满足飞行需求和图像获取条件。使用专业的软件和信息处理系统,在地图和导航的支持下,对整体的航拍过程进行控制,保证数据能够符合要求。
        (四)对海岸地形的测绘
        1、设置布控点。根据不同的航行轨迹来制定合适的布控点。一般在进行测绘时,航线设置为单航带,通过覆盖式测量方法来进行整体海岸的测量工作。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航线的位置来对控制点进行布置,先确定平高点,再根据区域的规划等因素来设计整体的布控点位置。设置时,应保证整体的控制点之间距离相对均匀,使测绘的准确值有所提升。
        2、做好飞行前的工作。海岸的测绘风力一般都比较大,同时受到海洋气候的影响,在飞行期间容易受到气流和风向及潮汐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使无人机发生偏离航线的情况。因此,在飞行前,应对海岸测绘区域的天气进行调查,选择天气晴朗同时风力较小的时间来进行测绘,力求图像的清晰度较高,无人机的拍摄角度不受影响。同时,海岸地形会受到引力和潮汐的影响,在设计航线时,应将此类影响因素考虑进去,保证航线的设计能够符合标准,不受异常情况的不良影响。
        3、立体模型的构建。无人机具有数据处理系统,不仅能够将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拼接,使其更加地清晰有效,同时能够根据测绘得到的数据来进行模型的构建。
        使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测绘时,其对于海岸线的测绘较为充分,利用多种先进的测绘工具和高级的数据分析系统,得到海岸地形整体的图像、数据等。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能够根据需要,将海岸地形的具体模型建立出来,使工程师能够更方便的对海岸地形进行分析和规划,更好地进行资源利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人机遥感技术在进行测绘时,需要借助无人驾驶技术和遥控感应,以及通讯等技术对国土资源等进行数据收集和测绘。文章详细阐述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分析其在测绘工程测量技术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提高测绘工程的工作效率,提高我国对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尚鹏鹏.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12):106+108.
[2]刘宇.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24):91-92.
[3]杜荣洁.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215-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