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综述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上   作者:郭振伟、高振祥
[导读] 水利工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科学控制混凝土施工,防止其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山东临沂水利工程总公司 郭振伟、高振祥 276002

摘要:水利工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科学控制混凝土施工,防止其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性,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能力。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内水利结构综合性能标准更加严格。维护水利混凝土施工的运行过程,对保证水利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单位应结合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全面实施水利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水利设施投入使用后能够发挥应有的调度性能。
        1、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
        任何项目都有其独特性,水利工程也不例外。只有仔细分析和了解项目的特点,才能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首先,我们应该仔细控制施工现场的水流。许多水利工程是在湖泊和河流中修建的。为了减少水流对工程的影响,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控制水流,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前不受影响。第二,要合理解决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多工程都是露天进行的,强风、暴雨或严寒都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所以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处理这个问题。第三,对质量要求非常高。由于水利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工程质量将对下游人民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对此类工程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第四,项目涉及很多领域。项目建设会涉及到很多单位,还要考虑交通、发电、生活用水等不同功能,因此复杂程度显著。
        2.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建设必须确定施工进度。不仅要严格监控和指挥施工进度,还要确保每个区域都按照原计划进行。由于工程施工的施工进度和管理对具体的过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工程实施时无法保证现场环境,因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可以有效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种方案的高效开发,避免少工少料的情况,保证相关规范。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水利工程都采用了混凝土技术,这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应严格保证混凝土技术和材料的管理,统一管理设备使用技术和施工方法,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设备的稳定性。
        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3.1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
        由于混凝土是由多种不同的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为了有效保证施工质量,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材料和比例,以确保最终的混凝土满足施工要求,具有良好的性能。在混凝土中,水泥是一种重要的组成材料。购买水泥时,需要对水泥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测试,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化热反应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坏。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水泥材料将选择低热硅酸水泥。在搅拌混凝土时,还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合理调配原材料的用量,以优化混凝土配比,增强施工效果。此外,合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可以有效降低水化热反应,避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变形,实现对混凝土水量和凝结时间的有效控制。混凝土配制后,需要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试,使混凝土的强度、收缩等相关性能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此外,还有必要进行有效的监管,避免因为其他因素影响到混凝土性能,限制混凝土发挥良好作用。
        3.2混凝土浇筑
        在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主要的施工环节,因此需要加强这一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施工技术标准。在后浇带设置施工缝,宽度为1m,确保外墙挂模结构超过底板面0.3m处留水平缝,确保底板及梁挂模超过底板面0.35-0.75米左右,此环节浇筑施工应在底板结构浇筑振捣施工后2h进行。一般采用人工振捣施工,用16mm钢筋完成,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符合要求,各部位浇筑。结合振捣棒的长度和尺寸,采用分排浇筑的方法,防止出现冷缝问题。


然后局部浇筑膨胀加强带,确保施工顺序符合要求。膨胀区浇筑施工中,C35混凝土中加入27kg/m3 PNF膨胀混凝土材料,采用大密网钢丝材料进行隔离处理。加固阶段采用φ20钢筋材料。如果结构厚度在0.9m以上,则应在内部设置一根φ2的腰筋,以提高整个结构的强度性能。
        3.3混凝土振捣
        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宜采用机械振动技术。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都比较稳定,浇筑时可及时采用斜面切割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振动过程中把握好时间非常重要。如果混凝土表面无气泡,无下沉趋势,但有浮浆,应立即停止振动。浇筑时,应根据标高进行找平,尽量消除混凝土表面可能出现的微小缩缝,使其表面平整度达到规定要求。
        3.4混凝土裂缝控制
        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病害。混凝土裂缝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在混凝土施工中,有必要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有效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从而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4]。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需要选择低热水泥材料,同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以便在水泥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减少用水量。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减少混凝土的厚度,控制混凝土浇筑的速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和易性。此外,为了有效防止裂缝,有必要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特别是混凝土中砂的含水量,并加强对混凝土中砂的含水量的监督。具体的水灰比控制需要参照规定的比例进行设置,以严格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意加水,使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更加合理规范。
        3.5控制混凝土拆模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需要保温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保温主要是为了避免混凝土温度应力变化引起的变形或裂缝。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标准控制温度变化。根据施工需要,应采取一些降温措施,但降温速度要慢,以保证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一般在半个月以上。为了提高混凝土质量,需要及时监测湿度和温度。混凝土养护工作完成后,必须拆除模板。拆除混凝土承重模板前,必须确保其强度符合要求,结构已稳定成型,拆除模板不会产生裂缝和变形。由于混凝土的不同,拆模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在拆除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果有小的缺陷,可以用水泥砂浆清理平整。对于较大的缺陷,应清除所有不合格的土层,然后用高级细石混凝土进行处理。
        3.6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图检测水利工程预埋件的方位布置和钢筋的数量和直径,确保预埋件无遗漏,然后确定和控制水利工程模板的垂直度、截面积和标高;水利工程模板浇筑施工前,必须认真清理模板杂物,洒水后按照模板施工规范进行浇筑施工。混凝土进入水利施工现场后,施工质检员应检查混凝土的相关技术规程,用观测仪器和设备对混凝土的现场温度和强度进行复核,如混凝土的坍落度、温度和强度符合浇筑要求,然后及时进行连续浇筑施工。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高度不应超过2m。当倾倒垂直分量的水时,应先行设置厚度约100mm的水泥砂浆垫层,在浇筑的高度上要小于3m。浇筑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水利工程模板、预埋件及支架的位移及变形情况,确保浇筑安全。
        结束语: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的好坏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保证该项技术的顺利施工,从而建设出高质量的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于志刚,康威.关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应用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7,(1).197.
[2]许志强,李洪波.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2).
[3]杨俊.浅析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