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訾婧怡 段红亮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上   作者:訾婧怡 段红亮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模式,做好水资源监管和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生态和谐统一发展。

河南省郑州市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水文水资源局  訾婧怡  段红亮   4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模式,做好水资源监管和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生态和谐统一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
        引言
        水是人类的生命源泉,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打造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对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意义重大。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引发了水资源污染问题,当前社会范围内的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往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迫切需要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利于解决用水问题
        众所周知,水资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一旦人们使用了遭到污染的水资源,身心都会受到巨大创伤。通过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让人们知道水资源的宝贵,浪费水资源就是浪费生命之源,借助大众力量来遏制水资源的浪费行为。同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净化河流水环境,致力于满足区域用水需求,给人们提供安全放心的水资源。
        1.2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近年来,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与人们的行为密不可分,再加上大众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突出,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生态环境,让我们的生存家园不复美丽、健康,水资源使用更是陷入了危机。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运用先进科技来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还要对环境污染问题加大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的水环境,生态环境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管中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管理相关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对水资源管理相关制度进行了规范,并明确了水资源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但未对水资源产权归属进行合理说明,导致其在水资源产权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利益协调机制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合理,无法对水资源管理相关内容、制度规范以及体制做出针对性的制定。
        2.2水资监测存在问题
        水质监测主要是对地表水进行监测。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水质监测,我国设立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从一些调查数据中不难发现,一些省市水质量监测工作没有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其中。同时,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存在漏洞。水质量监测类型不全面,覆盖密度较小,不能反映出水质量监测问题。
        2.3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一直以来,相关单位对于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都存在着轻视心理,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才是关键,环境保护要适当挪后,在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也没有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导致实际工作开展中遇到了重重困难,生态环境愈发严峻,经济增长也呈现出倒退的趋势。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相关措施
        3.1完善水资源管理相关法制
        当前是能源紧缺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对资源的消耗仍然居高不下,但满足现代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这就需要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开展,强化人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避免浪费,这也是符合节约型社会建设根本核心理念要求的有力举措。


通过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在农业、工业、生活方面节水有较大突破,水资源利用效率也得到大幅增长,全社会自觉节水的意识基本形成,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得到有效控制。
        3.2强化水质监测,提高监测人员业务能力
        应以环境设施为主要出发点,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引进设施装备,进而提高服务能力。针对硬件建设,应有效利用水质监测车以及监测船对水质水量变化进行连续监测,给管理部门提供数据信息,便于快速决策。监测频次应高于人工取样化验次数,以便获得较多的水质监测数据,在水质评价结果上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最终对重点水域进行水质预警。
        3.3加强监督和管理
        定期开展水功能区的排查和检测,检查水域周围的企业有无污染现象,有无新增排污口,同时对于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彻底的排查,对企业的污染源取向要求给出透明数据和证据,并对企业情况进行记录,检查有无违法记录。这就要求水利部门要各司其职,保障好自身的工作没有出现纰漏,为水资源保护和改良提供有效地科学数据支撑,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检测改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除了加强跟踪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工作之外,还需要有效控制预防水体污染,并且能够通过联防联控联治,全面加强水污染处理工作。针对水污染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理,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能够结合其周边的实际情况,加强应急管理,严格执行相应的制度,明确职责。为了实现节水,要高效落实水污染防治等相关工作,明确责任主体。而通过加大考核力度,有效改善水环境,构建节水型社会
        3.4注重“技术工程”建设,实现水资源利用保护
       “水坝、水站”是水资源利用的调度区,工作人员必须注重“技术工程”建设,经常检查水资源防控设备,保证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有的水资源利用部门缺乏相应的技术,容易出现“水悬浮颗粒较多”的现象,这时就要利用生物滤池排泥设施,抑制硝化细菌的生长环境,发挥生物科技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相关部门还要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以免发生水资源的枯竭问题,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效益。特别是海河一带的农业用水,土壤流失过多,会减低当地的防洪能力,对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威胁。为了进一步提高河道蓄水能力,要定期排查和检测,防止泥土中的有害物质进入水体,污染水资源。地下水的使用也要经过检测,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管控。如果发现水资源污染问题,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制定出解决措施,治理水污染。
        3.5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体现了高质量发展对水利的要求。水利高质量发展重要路径包括:一是高质量水资源供给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资源,必须高质量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保质保量地供水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二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走水利绿色发展之路,水利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水资源承载力为红线,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三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在汲取传统水利科技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提升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贡献率
        结语
        合理利用水资源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但是当前水资源应用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需在水资源管理中结合地区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为各个地区提供水资源,并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注重各个部门的协调发展、统筹规划,最大限度提升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充分发挥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郝晓艳,韩琴利.节约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管理问题探究[J].精品,2020(08):274.
[2]李兰兰,周玉莺.水文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J].河南科技,2018(13):147-148、
[3]刘广陆.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03):44-45.
[4]范怀心,黄文静.对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2):33-35.
[5]赵艳茹,高殿华.合理利用水资源推进水生态治理与保护[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06):61-63.
[6]张冬,杨汉明.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J].珠江水运,2019(10):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