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情感教育于班主任工作之中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李清颜
[导读] 我们必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实施情感教育就是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要求。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一定能更好地以班主任的身份在教育教学事业这一方沃土收获桃李芬芳。

李清颜   云浮市第三小学  527300
【摘要】我们必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实施情感教育就是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要求。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一定能更好地以班主任的身份在教育教学事业这一方沃土收获桃李芬芳。
【关键词】积极情感  师生情感  集体舆论  以身作则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11-0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知不觉,已走过二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一路走来,满载酸甜苦辣咸,也见证着自身的成长,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教育的改革。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逐渐发现学生的感情世界也不再是那么单纯和狭小,他们渴望平等和尊重,不但希望教师是良师,更希望老师是益友,这势必打破“老师中心”或“儿童中心”等旧式师生关系。我们必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教育实践证明:实施情感教育是教师开展其他教育的基础,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润滑剂、催化剂。实施情感教育就是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要求。所以,我们应重视情感教育。
        一、激发学生对人生的积极情感
        所谓积极情感,就是指能促进人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内心感情。小学生进入学校就读,他的自我意识、需要、动机和兴趣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且可塑性较强。班主任一定要抓住契机,结合实际,及时对学生施加正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善于利用班会课、第二课堂、学习强国、班级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家,爱学习,讲文明,守纪律,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方向和道路。”在学习“党史”活动中,我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主题队会、红色故事分享、朗诵等形式,让学生在学党史过程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相关德育活动的热潮中,我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主题队会、背诵、演讲、征文、文艺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明确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中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24个字的具体要求,还把“孝、悌、仁、义、礼、智、信、廉、耻”等传统思想文化元素潜移默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加强学生的爱国教育、诚信教育、礼仪教育......启迪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公民。
        二、培养师生情感
        所谓师生情感,指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的交流。师生之间的情感心理交往是师生心理交往的动力和支柱。



        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注意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再晓之以理,才能获得理想的要求。必须看到,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所讲述的道理,能否让学生接受,是要经过学生的情感过滤和催化的。师生情感相悖时,势必影响教育的进行。因此,班主任应主动和学生打交道,主动走到学生当中去,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并在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积极主动为学生解决各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对特殊情况下的学生采取特殊的情感交流方式。如:我班的后进生家伟同学,是个性格倔强的孩子,因为基础差,所以对学习有畏难情绪,在家也只是听从爸爸的管教,对于妈妈的话从不当回事,可在六年级之前,他的爸爸都一直在外地工作,疏于管教,让他成了一匹“小野马”。在很多老师和同学眼中,他是一个老是惹事的问题学生,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的,因此,较于其他学生,他的触觉也较为敏感。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一些额外的教育方式。如经常在课余找他谈心;当他有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学习和生活上也注意拉近他和其他同学的距离,教育班上的同学要和他和平相处,并成立了“一帮一”互助小组,让他知道他和别的小朋友并没有什么不同,从而树立了他的信心,使他对人生充满了希望。同时还积极地和他的家长联系,共同商议如何促进孩子的进步,他的爸爸经过认真考虑,权衡利弊,也把工作从外地转回了本地,便于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管教,加强了督促的力度。在老师和同学、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家伟同学的学习和纪律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懂得了自尊自律,成绩也由不及格变成及格,这些都让老师和家长倍感欣慰。
        三、树立集体舆论,形成优良班风学风
        集体,对其成员的影响是多元化的。其中舆论的力量是最有力的因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一经建立,便意味着集体舆论--一股强大教育力量的产生。它可以培养人,也可以改造人。所以,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经常注意班集体的舆论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重视其作用并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通过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加强班集体的团结,培养其成员的积极情感。
        四、以身作则、教书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向我们广大教师发出了争当“四有好老师”的号召。一个好老师、好班主任,其实就应当像一颗红烛,有一个传递光明的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更多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心灵深处生根发芽。为此,我们时刻都要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
        总而言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政治上、人格上是平等的。如果教师关爱学生,学生自然会尊敬老师,在相互情感交流中达到某种共识。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一定会活化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产生有效迁移,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我们从关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一定能更好地以班主任的身份在教育教学事业这一方沃土中收获桃李芬芳。
参考文献
[1] 匡艳影 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4(1)
[2]肖晗 探讨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 《教育学》2014(9)
[3]宋伟 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情感教育[J] 《科学教育前沿》20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