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大班晨间户外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王维维
[导读] 晨间户外活动是幼儿亲近阳光、满足天性,发展基本动作,提高体能的重要活动,同时也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农村幼儿园的晨间活动富有局限性,时空安排缺乏开放性,器械材料提供缺乏创新性,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性,教师关注幼儿缺乏灵动性,本文以大班幼儿的晨间活动为例,围绕“创环境、投器械、探形式、思策略”这四个方面展开,探索晨间户外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让晨间户外活动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助力,促进幼儿身心和

王维维    宁波市奉化区尚田街道实验幼儿园
【摘要】晨间户外活动是幼儿亲近阳光、满足天性,发展基本动作,提高体能的重要活动,同时也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农村幼儿园的晨间活动富有局限性,时空安排缺乏开放性,器械材料提供缺乏创新性,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性,教师关注幼儿缺乏灵动性,本文以大班幼儿的晨间活动为例,围绕“创环境、投器械、探形式、思策略”这四个方面展开,探索晨间户外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让晨间户外活动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助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字】晨间户外  大班幼儿  兴趣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0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幼儿的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农村幼儿园的幼儿也逐渐产生营养过剩、体重超标、耐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开展有效的晨间户外活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晨间活动富有局限性,时空安排缺乏开放性,器械材料提供缺乏创新性,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性,教师关注幼儿缺乏灵动性,这些都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为了让孩子都能在户外体锻活动中真正的体现乐玩、趣玩,我们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快乐自主为主要目的,采用互通形式,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活动氛围中,发展基本动作、提高体能,让幼儿在晨间锻炼中积极动手动脑,发挥创造力,主动性以及运动能力。挖掘晨间户外活动带给孩子的教育意义,促进幼儿意志品质的发展,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晨间活动为幼儿意志品质的发展开垦出肥沃的土壤。
        一、因地制宜创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利用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晨间户外环境的创设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的成长。怎样才能使这个环境成为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探索和挑战的对象,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大班幼儿经过两年的户外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喜欢探索和挑战。为大班幼儿创设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环境,挖掘环境带给孩子的教育意义,满足幼儿进行户外体锻活动的不同需求。
        (一)整体大块式布局
        我园地处农村,户外活动场地宽敞,将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内容而又极具挑战性的活动场地,毫不犹豫地设置在在幼儿园的中心位置,操练场、攀岩区、玩沙区、玩水区等,为激发幼儿喜欢玩、愿意玩的兴趣,幼儿园还为孩子们开设了树屋活动区、草坡活动区、涂鸦区、和组合活动区等,还设置了彩虹跑道、骑行车道、童趣汀步等区域,多场所多元化的活动区域,为大班幼儿开展多元化的活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支持。
        (二)角落隐蔽式布局
        在幼儿园的角角落落,隐藏着许多具有教育功能的空间,如果将其利用起来,又是孩子们向往的场所,我们将一些木桩设计成可供孩子们探索用的木桩迷宫,将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隐在树丛中,孩子可以在那里自由自在地和同伴做游戏。搭建不同高度的独木桥,可以让孩子勇敢的挑战自己。在幼儿园的小竹林和小山坡,也成为孩子探索和游戏的天地。
        (三)平面隐藏式布局
        在孩子们天天要路过的场地上,我们也独具匠心地为他们提供了探索的机会,如:幼儿园的悬浮地垫上,我们用拼成不同的图案,如:梅花桩形、长条形、弯弯曲曲小路形等,孩子们每天在这条路上用不同的方式行走着,他们不断地体验着探索的快乐。而铺有鹅卵石、大理石、等不同材料的健康步道上,留下了孩子们赤足挑战自我的身影。
        (四)移动变化式布局
        在各个场地上,不规则地充斥着水管、木桩、板条、梯子、轮胎、油桶、纸箱等,这些可供孩子们随意移动的材料,是孩子们的最爱,他们用木桩、板条、梯子铺设不一样的路,他们用轮胎和其他材料创造出惊人之作。
        二、因人而异投器械
        户外活动的器械对于幼儿参与晨间活动具有促进和导向作用,农村幼儿园的现有器械种类有限,教师也缺少对器械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而多种多样的器械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锻炼体质。因此我们在投入器械是要考虑到创新性,尽可能的探索器械的价值。加上每位幼儿都拥有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身体素质,所以我们在投放活动器械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让每位幼儿都能在户外活动中找到乐趣,得到发展。



        (一)按幼儿兴趣投放器械
        兴趣是幼儿探究事物的前提条件,是幼儿参与游戏的起点,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活动器械,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兴趣能使幼儿从愿意去学、玩,转变为主动去学、玩。兴趣能让幼儿乐意参与到活动中去。
        例如:滚筒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器械,每次轮到这个区域时,每个孩子都很兴奋,通过两年的实践,孩子们玩滚筒的本领也是日渐剧增,非常喜欢给我们表演超高的滚动能力,所以当晨间活动在活动器械中投入滚筒时,孩子们就争着抢着要上去滚一滚,享受冒险带来的刺激和愉悦。在游戏中加入滚筒,能明显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因此,根据每个阶段的兴趣点投放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器械,不仅能愉快地开展各项活动,还能让幼儿主动参与到各项技能锻炼中,让晨间活动变成幼儿最喜欢最期待的活动。
        (二)按幼儿的个体差异组建器械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孩子的动作发展也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所以我们在投放器械时也要因人而异,既要让能力强的幼儿感受到挑战性,同时也要照顾好能力弱的幼儿,所以在投放器械时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按幼儿的个体差异组建器械。
        例如:在玩“自由搭建”时,要搭建高难度的,同时也要搭建低难度的供幼儿自由选择,一些胆大个高的孩子。在这个游戏中,能灵活的爬上爬下,对他们来说一点都没有挑战性,而能力稍弱一些的孩子,则不喜欢挑战高难度。
        根据这种情况,需要我们设置两种路线,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挑战高难度,而能力弱的能够进行攀爬,这样程度不同的组合对孩子来说,他们不仅可以自由选择,而且还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提升。
        三、基于特性探形式
        晨间户外活动不仅需要提供多元化的环境、丰富的活动器械还需要我们老师组织形式多样的游戏内容,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动作发展实际的户外活动内容,既能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更能为幼儿增强自主选择的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一)自由活动与集体游戏相结合
        晨间活动时间段为每日的清晨,幼儿是陆续来园的,从晨间活动的开始到结束,幼儿人数是相对不稳定的,是由少到多。因此,要根据这一特性,有计划有目的有区别的开展晨间活动,充分发挥晨间活动的优势。教师可以先组织安排自由活动,利用早晨幼儿人数少,教师可以关注个别幼儿,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进行个别的教育,发现幼儿对活动的兴趣程度和技能掌握程度。教师也可趁这段时间进行个别交流和互动,从而拉近师幼之前的联系。当人数到齐之后,教师可选择一些集体游戏或集体竞技比赛等活动,以便于创造浓厚的运动氛围。
        (二)发挥同伴效应,调动主动性和合作性
        晨间活动的形式比较自由,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选择相互合作的活动内容,也可以组织让幼儿两人或多人结伴的活动。让幼儿自主自在的结交朋友,在结伴的过程中,学会帮助、宽容、合作等朋友间的良好品质,教师可以启发幼儿遇到困难时找朋友帮忙,一起克服困难或共同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找到好朋友。例如:晨间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都各自去骑行区找器械活动,唯独乐乐还站在我身边,我问:乐乐,你这么不去玩呀,乐乐轻声的跟我说:“我在等我的朋友川川,我要跟他一起骑。”等了很久,直到川川来了乐乐才开心的和川川手拉手跑去骑车,孩子之间的友情是最纯真的,在同伴的影响下,加强幼儿之间纯洁的友谊。
        (三)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激发乐趣
        大班孩子的动手能力相对中班小班的孩子有很大的提升,在晨间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搭建活动场景。让幼儿自主地去探索,自由地去选择器械,创建自己喜欢的场景与区域。我们教师选择不插手,放手让孩子们动起来,创设属于幼儿自己的小天地,这样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的晨间活动既可以是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也可以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集体活动。只要努力挖掘晨间活动带给幼儿的活动价值,才能使晨间活动呈现别样的精彩。在活动中始终把幼儿放在主体的位置,一定能让晨间户外活动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乐趣的同时,培养如大胆勇敢、不畏困难、坚持到底、团结互助等心理品质,在体验运动快乐和获得成功喜悦中,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指导纲要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6-51.
2.万晓梅.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J].教师博览, 2014(4).
3.袁爱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1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