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中实践教学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方红
[导读] 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过程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能够从学生生活角度出发,提高语文学习兴趣,重视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将语文教学延伸到学生课外生活中,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意义。

方红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五小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过程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能够从学生生活角度出发,提高语文学习兴趣,重视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将语文教学延伸到学生课外生活中,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小学语文;生活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32-01

        陶行知先生将毕生心血倾注于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他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将教育工作与生活相连,提倡教师在生活中教,学生在生活中学,进而实现学以致用的育人目标,培养出优秀的综合性人才。目前,虽然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但是教学过程却尚未充分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教学内、方法和社会生活脱节。所以,研究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策略十分必要。
        一、从学生生活出发,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形成离不开教师科学培养,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将课本里语文知识机械化灌输给学生,学生面对语文教学容易出现抵触、厌烦行为和心理,对语文这门学科难以建立起深厚感情。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运用生活教育思想,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将学生生活中好奇的、想要探索的、感兴趣的、有求知欲望的素材与语文教学内容整合起来,令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具有更强吸引性,培养并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兴趣的积极影响下,顺利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成为获取语文知识、探究语文知识、应用语文知识的主人。
        例如,在一年级《姓氏歌》这节课上,由于小学生语文基础有限, 所以直接讲解课文内容不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姓氏问题,容易出现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教师从学生生活入手,根据小学生喜欢在生活中交朋友的特点,让学生上讲台用一句话自我介绍,尽量让他人记住自己的名字。学生们兴致勃勃走上讲台,有的将自己名字含义表达了出来;有的利用现有汉字基础将名字字形特点表达了出来; 有的利用谐音梗让同学们一看到某样东西便能想起自己名字。学生对名字的兴趣充分显现了出来,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姓氏吗?想会写自己的姓氏吗?”,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告诉学生《姓氏歌》课文中就有大家感兴趣的姓氏知识,学生急切打开课本找到《姓氏歌》阅读起来,结合课前活动积累的名字姓氏知识,思考探究课文内容,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协同提升。



        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表面,还要落到实际生活中,成为学生解决各种学习、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以生活教育思想为教学指导,准确行为实践教学的意义与重要性,合理安排语文课堂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教学活动,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空间接触和感知社会中人、事、物,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写作素材、口语训练途径,促进学生语文知识学以致用。
        例如,在三年级《赵州桥》这篇课文教学后,教师利用本土资源, 带领学生到当地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古桥参观,古桥边竖立着古桥历史介绍资料,学生阅读后了解了古桥的建立时间、目的、作用等, 对眼前的古桥有了不一样情感,摸着古桥上历史发展留下的印记, 听着周边居住老者讲的古桥故事,看着古桥将历史与现代社会融为一体的景色,学生有了更多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让学生将自己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写日记方式表达出来,既给了学生情感抒发的途径,也锻炼了学生写作能力、语言建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促进了地方文化特色的传承弘扬。
        三、关注学生课外生活,延伸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教育教学工作,其开展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室空间与课程教学有限时间范围内,而是要将生活变为大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践应用也要关注学生课外生活,一方面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积极进行语文阅读活动、演讲活动、书法活动等,另一方面联合学校、家长、社会各界开展更多有意义的语文课外活动,让语文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贯穿于学生的成长各个环节。
        例如,在五年级《猎人海力布》这节课后,教师设计了“讲民间故事”的比赛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民间故事,比一比谁讲的民间故事情感与内容表达更加吸引人,教师将比赛过程录下来发送给家长观看,便于家长了解学校课后语文阅读活动情况,提高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积极支持和配合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工作,在家庭生活中为学生创造更好的阅读条件,从而形成学校语文阅读教学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新模式,让语文阅读延伸到学生家庭生活中。
        总之,生活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应树立起生活教育理念,研究出更多行之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措施,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质量,不断优化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彦. 让学生融入生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 科学咨询,2020,43(20):258.
[2]陶姗 . 运用生活元素调动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 [J]. 科技风, 2020,28(1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