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徐啟武
[导读]

徐啟武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中心小学  陕西  商洛  711405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21-0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向前不断进步。但是,在我国的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为小学生的数学课程本来就存在着一定的数据枯燥性,而且小学生的自控力和约束力本来就较差,所以在我国有很多地区的素质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一些贫穷的地区,可能存在着许多问题。然而小学教育是一个孩子接受国家素质教育的开始,是一个孩子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小学教育的质量。在小学教学当中,数学教学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注意很多问题,比如说在小学教学中要注重社会实践,并且要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精神,还要发展学生们的创造潜能。另外,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还要注意采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敢于、勇于提出问题,这样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改变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传统的思想教育影响素质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中,传统的教育思想对小学教育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传统教育的思想虽然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但是它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够很好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虽然我国对素质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传统的教学思想还是比较广泛的存在于小学老师的教学当中。当今社会,小学生有着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典型的个性特征,要想不断地开发小学生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就要依据现代小学生的特性进行教学,尽可能地避免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2.传统教育模式与素质教育有差距。
        在小学数学教育当中,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为了使学生达到高分,常运用题海战术,老师也始终摆脱不了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小学生自主学习力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同时又受到应试教育和升学率问题的影响,小学素质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却被忽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教育推陈出新,而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在内容、方法、创造力上,都较传统。教学内容不宽泛、少生动、缺新颖,与素质教育存在一定差距。
        二、关于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1.实施小学数学教育离不开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进行其它方面教育的基础,小学数学教育也同样离不开思想教育。


小学数学教育的数学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老师在课堂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向学生们讲述我国古代的一些优秀数学家的历史故事,不断地激励学生们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其次,小学数学老师还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有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良好习惯、形成讲道理、重依据的品格,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们求严谨、重效益的科学精神,并且要树立持之以恒的优良作风、训练科学准确的表达能力。
        2.数学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
        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小学数学教育也同样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要立足于长远的目标,不能只是局限于一段时间或者只限于小学数学教育,还要面向初中或者更长远的数学教育。立足长远的教育目标就决定小学数学教育不能单单注重教育结果,同时还要注重教育过程,其实这也是为了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课堂引导、互动和趣味性
        教师要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找出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找到与之交流的方法。比如在教授“平均数”这个知识点中,教师把全班学生平均分为红、蓝两队。然后再根据场地做踢毽子比赛。教师提出一个时间限定,即在有限时间内,哪个组别拍球较多,哪个组即为胜者。如果蓝队踢毽子为40个,红队踢毽子为38个,当教师宣布蓝队为胜者时,红队的学生提出异议说,两个组踢的机会虽然一样多,可是他们的组里只有七个人踢了,而蓝队却有八个人踢了,这种比分不公平,要求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踢毽子数量多的才能为胜者。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好好想一想,在时间相等,可踢毽子的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是否能评出哪一组获胜呢?通过教师的不断提问,学生的不断思考、回答,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想出了用平均数来评比的方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主动探讨,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数学课的趣味性。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深度思考中,自主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时间一久,学生就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对完成数学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4.小学数学教学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更是跟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小学数学课本当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关于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拼一拼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安排也正是想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这样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们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转变教学方式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是以讲授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科学的教学方式应该是老师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老师和学生的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提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是多个人也可以是单个人,通过小组成员的独立思考去求解问题的答案,以此途径通过学生数学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的目的。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还使学生有了更多的体验;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室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在更好的氛围中学习更多的东西。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的重要途径,只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限制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改变传统不足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开发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