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赵春燕
[导读] 小学生大都表现出活泼、好动的特征,对外界任何新鲜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所以要想有效开展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并达成预期的目标,需要教师给学生正确的指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基础上全身心地投入读写结合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表达能力。

赵春燕   陕西省洛川县延安炼油厂子弟学校  727406
【摘要】小学生大都表现出活泼、好动的特征,对外界任何新鲜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所以要想有效开展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并达成预期的目标,需要教师给学生正确的指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基础上全身心地投入读写结合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18-01

        引言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始于语文,都以语文为基础、靠语文做底蕴。而语文学科的学习则必须以读写为支撑,尤其是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以后,阅读量、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对读写结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语文课堂大多还没有切实做好读写结合这篇大文章,甚至出现个别教师将读写当作两种完全独立的课型而割裂开来。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悬而未解的问题,就要立足于语文学科特点,加强读写结合的策略探讨,实现读写有效结合,让学生真正受益。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读写结合课的意义
        将读写结合模式有效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融入了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具趣味性,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呈现也更为生动。其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学科的内容只是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的一个渺小窗口,语文学科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所以对学生而言一方面要掌握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拓宽课外知识面。最后,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应用读写结合模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因为教学方式的创新而活跃了课堂氛围,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彻底从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另外,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对学生文本理解能力、作者思想领悟能力的提升也非常有帮助,能够强化学生的共情能力,使其深切地感知作者的心情。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课的实践
        2.1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小学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做到尊重他们的爱好。小学生充满了好奇心,作为教师,应该适当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让学生根据喜好自主选择读物。比如对历史感兴趣的,便可以选择读《三国演义》,对神话故事感兴趣的,就可以选择读《西游记》。
        2.2充分运用多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被广泛地应用。


例如我们在学习《竹石》这首古诗的时候,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种顽强且执着的品质,不仅是一首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同时是一首咏物诗。另外这首诗托物言志,托竹石,言自己的正直和刚正不阿。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理解,教师可以为同学们多搜集一些竹石的图片,带领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竹子坚韧不拔的品质,结合同学们对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理解,引导同学们更好地去理解文章,加深他们对于古诗的理解,之后不断地进行积累和运用,日后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更好地将竹子的品质描写出来。另外,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请同学们欣赏一些诵读的音频视频等,多诵读,悟诗情。学习作者这种拟人的手法,将竹子人格化,表达自己的决心,无论遇到怎样的打击,都不放弃,日后写作中可以较好地借助这一手法。
        2.3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做好延伸
        对小学生进行读写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在《田忌赛马》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很多问题:为什么马还是原来的马,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能够反败为胜?请你来画一画赛马的对阵图,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反败为胜的方法。历史上还有类似的以弱胜强的故事吗?请你来说一说,写一写……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对其中的情节进行想象和描绘,依靠一些疑问的设置,同学们就能够积极地进行课文阅读,寻找灵感和切入点,通过对于课文更好地理解,实现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高质量结合,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4加强课外阅读,进行读写训练
        在日常教学中,小学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多读多看并加强课外阅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扑捉打破更多的写作信息。语文老师可以要求每名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这个笔记本就相当于是他们的“采蜜本”,要求学生在日常阅读时要阅读一边做笔记,因为在日常阅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好词好句,这些都可以摘录下来写到本子上;除此之外老师还要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或者是周记,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得到训练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充分实现读写结合。笔者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阅读是根写作是叶子,只有读写结合才能够实现根深叶茂。”笔者觉得这一比喻非常形象,明确的告诉了我们阅读是获取写作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小学语文老师也要注意,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领会文章的内涵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和文章的写作手法;而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要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观察;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学习素材。如果小学生能够在日常写作中融合生活素材并运用精彩的语句以及写作手法,那么就能够将自身心中所想、所感容易的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小学生就再也不用怕语文作文写作了,自然而然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就提升上去了。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读写结合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特殊的句式,了解更多写作方法和语言风格,拓展视野,提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彩霞.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课实践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04):149-150.
[2]方巧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探究[J].读写算,2021(01):157-158.
[3]和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