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质量的提升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甘慧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属于核心内容。有效的写作教学,能够极大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反过来说,推动小学生写作质量的提升,就是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进步。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学生需要完成难度更高的作文,要有足够的能力去自主解决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则要为学生取得应有的进步提供必要的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本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问题,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空间和提升学生语言综

甘慧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学院路小学  414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属于核心内容。有效的写作教学,能够极大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反过来说,推动小学生写作质量的提升,就是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进步。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学生需要完成难度更高的作文,要有足够的能力去自主解决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则要为学生取得应有的进步提供必要的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本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问题,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空间和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能力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质量的提升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写作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53-01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而想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是需要时间的,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还要能长时间坐下来认真思考,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如果写作教学本身又比较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确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成长,那么学生对于写作就会更加抵触。缺少认真且必要的锻炼,小学生写作质量的提升就无从谈起。即将迈入初中的小学生因此而留下能力的短板,未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弥补。所以,必须对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提起足够的重视。
        一、引导学生思考生活问题
        上文已经提到,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能够完成难度比较高的作文。而想做到这一点,没有对生活比较深入地感悟是不行的。比如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不少学生的作文就像是流水账,显然就是因为缺少深入思考,只能描述表面现象。进入高年级后,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去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渐学会深挖自己的生活感受,主动尝试透过现象去看生活的本质。有了对生活问题的思考为基础,学生写出的作文就会言之有物,更能吸引人。
        例如,在进行习作练习“二十年后的家乡”时,学生只有首先了解家乡现在的面貌,清楚认识到自己想让家乡未来变成什么样子,写出的作文才能真实,有逻辑,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否则,学生的描写就会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与“家乡”这一核心缺少必要的联系。为了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教师应该在给出作文主题之后,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去观察和感受家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汲取素材,思考家乡的优点和缺点,明确自己对家乡的期望,最后再去组织具体的语言。
        二、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空间
        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


以刚才的“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例,如果学生缺乏想象力,显然是无法写出未来家乡的样子的。即使再符合实际,也会偏题,因为写出来的内容都是眼前的现实,算不上对未来的展望。虽然小学生的想象力普遍比较强,但是教师仍然要注意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引导。因为想象力并不是凭空发生的,它建立在一定的思考之上,还需要广阔的空间,这二者缺一不可,而且都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实现。反之,则学生的想象要么不着边际,要么缺乏应有的趣味和对读者的吸引力。
        例如,习作“变形记”,就非常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给出的材料,去分析和认识材料中的想象是在什么思路下进行的,明白要抓住事物的基本特点,然后再去想象。比如,路灯的特点就是每天都站在路旁,晚上会发光,照亮行人,关于路灯的想象必然要围绕着这一特点进行。当完成这一步骤后,教师则要引导学生从材料中的形象摆脱出来,不要继续沉浸在对路灯或蚂蚁的想象里,而是抓住基本的思路,自行选择其他的对象来展开思考,并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时间,
        三、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能力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素养的反映。如果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素养存在不足, 那么他们在写作上一定会表现出某些较为明显的缺陷。所以,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包括听、说、读三个主要部分。而且,这里强调的是以一个整体的状态去促进学生的进步,而不是将以上几个领域的能力素养人为分割开来。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综合性的灵活应用,组织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既实现各方面语文能力的提升,又完成几项能力之间的融会贯通,最后再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
        例如,针对习作“我的拿手好戏”,教师应该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每个人都谈一谈自己比较突出的地方,组织学生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表演出来。这一环节锻炼的是学生的听说能力。随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帮助学生整理写作素材,此时又完成了阅读过程。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去完成作文,其作文质量就可以得到比较有效的保证。又如,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进一步活跃师生间的互动,帮助学生从日常的交流中获取知识,组织学生共同制定具体的写作主题和标准要求,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多元影响,促进其成长进步。。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增进学生对写作的认识。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还会迎来新的发展变化。大家要积极拥抱变化,打开写作教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马正富.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9(12):105.
[2]梁志依.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实施建议[J].文学教育(上),2019(10):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