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认知能力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段春颖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的核心素质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着。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仅能够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而且还能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动力,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环节之中,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质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据笔者了解,目前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甚至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还

段春颖    肇东市三友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的核心素质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着。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仅能够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而且还能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动力,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环节之中,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质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据笔者了解,目前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甚至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还没意识到着力对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质能力的养成。基于此,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来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认知能力;培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015-01

        伴随着我国新课改工作的进一步的落实和推进,人们对小学数学课程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着。众所周知,数学课程是一门自然性的学科,其具有系统性、严谨性和空间性的特点。面对着新课改的情景下,除了要求相关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教学之外,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认知能力进行培育。但是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并不重视和关注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水平相对比较低下,严重的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参与到数学内容的学习。学生是否具备着正确的认知能力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为此,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做出改变,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来达到既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又可以实现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质能力的养成。
        1用兴趣调动思维活力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培育,那么就需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实现。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教学《三角形》的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怎么样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这时很多学生都会说,用三条线段就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根据学生的答案,教师给学生拿出三根木棍,其中两个木棍的长度小于第三条木棍的长度,让学生合成三角形,这时学生就会发现自己根本组成不了三角形。通过这样的形式的教学让学生形成认知上的冲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发挥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能够有效的去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质能力的养成。



        2用教学指引思维方向
        由于数学课程本身就具备着一定的逻辑性和空间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有效的去对思维方向进行指引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鉴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相对较弱,很难对抽象的知识点内容进行理解和思考,这就需要相关的教师将这一些内容直观的给学生展现出来。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教学《圆》的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去对校园中圆形花坛的面积进行测量,但是在测量时学生遇到了难题,学生无法获知圆形的准确位置,且盒尺的长度也非常有限,这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同一圆里直径最长”的原理,来测出圆的直径,这样就可以对整个圆形花坛的面积进行计算了。通过这样的形式既可以实现抽象内容的直观化,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和理解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质能力的养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3转变学生的学习认知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相对比较小,其在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之中出现思维障碍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惯性思维解题就是一种。对于这一问题,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避免学生走入到惯性思维的误区之中。例如: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一道题目:“有甲和乙小组在对零件进行同时加工。目前已知甲小组的目标加工数量是乙小组的2倍,但是在实际的零件加工中,甲小组超出了目标加工数量6个,而此时甲小组加工的数量正好是乙小组的2.5倍,那么请问有多少零件被加工了?”学生在做这一问题时,几乎都可以确定出2倍和2.5倍的意义,但是由于这一道题存在标准量之间的差异,很容易使得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情况,为此,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及时的去疏导学生理清“甲小组的目标加工数量是乙小组的2倍”和“甲小组加工的数量正好是乙小组的2.5倍”之间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利用比例的方式来对题目进行解答,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解题思维有以往的分数解题转移到比例解题上,不仅可以实现了学生的学习认知的转变,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的延伸和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质能力的养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如: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师并不注重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培养等,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质能力的养成。为此,这就需要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师要用兴趣调动思维活力、用教学指引思维方向以及转变学生的学习认知等措施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实现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实现数学核心素质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查美玲.如何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认知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71-71.
[2]秦苍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160-160.
[3]石荣杰.基于认知能力培养的数学概念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8: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