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精致课堂教学中的音准教学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胡艳珠
[导读]

胡艳珠   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210012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38-02

        【案例背景】
        小学教育阶段,各个学校都开通了很多有特色的兴趣课堂,音乐课就是非常受小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而且,由于音乐本身的特性,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格,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音乐课程还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不仅仅是在小学阶段,新课改对中高考进行了革新,其中提出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学生的内心需求,而不仅仅是考试,反观小学的音乐教育,同样的道理,都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打开学生内心的窗户,可见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改变也不难发现,各地在新课改推行后,不同的省市都起草了符合本地发展要求的音乐课改方案,内容也主要以提高音乐教学的地位,强调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推广以音乐教学为代表的素质教育,从小提升孩子们的音乐素养等。所以,音乐课是小学生进入音乐世界的第一堂课,是对儿童音乐的启蒙,打好乐理知识和培养音准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在成人中,我们在唱歌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自己天生五音不全,唱歌跑调,但是,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误解,并不一定是天生造成,也有可能是因为在音乐入门的时候缺乏良好的音准教育,所以在唱歌的时候没有办法来辨别出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所以容易造成唱歌的时候都是一个调,就形成了跑调。所以,作为音乐的启蒙课,小学阶段是音乐启蒙的最佳时期,在小学音乐课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音准,不但可以帮助小学生奠定良好的音乐基础,而且为将来在音乐学习上的进一步深造起到积极的作用。既然要想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准教学,就要考察现阶段造成小学音乐课程音准教学缺失的原因,以及分析背景情况,并找到解决方案,从而让教学具有针对性。
        【案例回放】
        片断一
        根据现在的情况看,进入小学之后,好多家长还会给孩子办补习班,包括音乐学习班,但是在这种学习班中,主要还是以娱乐为主,没有对乐理知识进行培训,所以孩子在小学的音乐课中才能正式的开始学习乐理知识,导致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缺乏音乐基础的,或者是在音乐基础知识方面比较薄弱,这个也是一个导致音准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虽然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始学习乐理知识,但是老师一般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所以一般不会讲大量的乐理知识在课堂上教授,一般是通过偏重感性的教学模式,让孩子在娱乐中学习,所以对于音乐技法的教导有限。所以,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因为有比较强烈的侧重性理念,容易导致孩子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也无法对音乐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
        而且,从现在基本的情况来看,很多的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是没有与时俱进,保持了比较传统和原始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先放音乐,学生在座位上听,然后老师再一句一句的带领孩子们唱出来。这种方法虽然比较容易让孩子们接受,而且在教授难度上要低一些,但是,如果仔细来看的话,就能发现这样的方式并没有将音准的教学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而且,教师为了注重课堂的展现和对自身教学评价的展现,所以在教学中的着重点就会出现偏差,从教授乐理知识,变成了追求课堂效果,到最后虽然效果达到了,但是孩子们实际没有得到本来应掌握的乐理知识,而且还忽略了对音准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结果就是,小学生们虽然体验了音乐课程,但是由于倾向性的原因,音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
        所以,作为小学音乐老师,我在上课的时候,会逐步帮助孩子们建立系统的学习方法,再辅以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起小学生们的注意,让音准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我在课堂上改革教学模式的2节音准课片断,通过课堂教学,发现学生存在的普遍音准问题,改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改变音准问题严重的现状,以及课后的反思和未来的课程设置等:
        第一节课:听音和发现问题阶段
        师: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音乐课堂。今天我们来做听声联系,以歌曲《雪绒花》为例。大家知道什么是听声练习吗?
        生:知道 /不知道
        师:好的,那老师来告诉大家。听声练习,就是通过听歌曲来训练我们的听力,包括能够听出歌曲的轻重缓急,和弦的张弛有度等。我们大家先来听一遍这首歌,听完之后,老师会有几个小问题来问大家。(播放歌曲,教室保持安静)好,我们听完了一遍,谁能告诉我,这首歌曲的哪些部分比较舒缓,哪些部分有和声?
        生:(争先恐后)我来我来!
        师:(任意选择1个小朋友)好,你来说。
        生:好!!“雪绒花,雪绒花,每天早晨你都欢迎著我”这句比较舒缓,“总很高兴遇见我”,这句有和声。
        师:好的,说的不错,哪位小朋友还有不同意见?
        生:(争先恐后)……
        师:大家表现的都不错,现在我们来进行跟唱练习,老师先唱一句,大家跟着唱“雪绒花,雪绒花,每天早晨你都欢迎著我”
        生:“雪绒花,雪绒花,每天早晨你都欢迎著我”(各种高低音准都出现了,比较 混乱)
        师:好,大家都唱的很好,我们现在先选一个小朋友来唱一下,大家听一听,看看有什么问题,好不好?李文杰,你来尝一下(这个孩子是音准比较差的一个,但是人比较开朗,所以用他来给大家做示范,又避免了小朋友尴尬的情况)
        李:“雪绒花,雪绒花,每天早晨你都欢迎著我”(“花”的音始终不准,比较飘,“我”的音拖得很长,而且出现变调)
        师:李文杰表现的很好,但是好像有几个音准没有把握好,大家看看谁能来帮他找出来呢?
        生:(争相恐后)他唱的太慢了;音拖得太长了……
        (课程中间,再找几个孩子来示范演唱,其中有音准比较准确的,让孩子们来比较,慢慢把音准问题其中在了几个点上。



        师:好,根据大家上面的集中找问题,老师总结了大家音准的几个主要问题……(列举主要问题)好了,这节课的时间到了。大家回去可以好好琢磨一下,怎么来改变音准的问题,下节课老师会准备几个小游戏,如果小朋友有好的方法,老师也可以采纳哦。
        生:(争先恐后)好好好。
        第一节课结束,通过听音、领唱、试唱、总结,发现小朋友的音准问题,为下一节提高课做铺垫,同时课堂上积极调动孩子们的主动参与性,课堂效果很好,而且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回家思考,让下一节提高课更能高效的开展。
        第二节课:改进和提高音准
        师: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上次的音准课,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对咱们的音准进行改进和提高,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积极地)准备好了。
        师:好了,那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我们首先选7个小朋友来到老师旁边做好,分别扮演“do re mi fa so la xi”7个音符,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雪绒花》的简谱,唱到哪个音的时候,代表哪个音的小朋友就站起来。
        生:好。
        (挑选7个小朋友,有选择性的挑选3个音准比较好,以及4个音准比较差的小朋友,通过这个练习,让大家都能发现问题,进行提高。在弹琴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依次站起坐下,其中有的小朋友做错了,但是通过3遍联系后,基本都能做到准确。)
        师:好,大家表现的都很不错。下面我们来加点难度,就是老师谈到一个音的时候,对应这个音符的小朋友要唱出来,大家想不想接受这个挑战啊?
        生:(台上和台下的小朋友都拍手叫好,现场非常活跃)没问题!!
        (前几次的练习,还是有出问题的情况,不过4遍之后,每个小朋友都能准确在对应的时点发出自己的音符)
        师:大家表现的太棒了。7个小朋友在一起就像是一个能够演奏美妙音乐的乐器,即使没有老师的伴奏,大家的发音都已经很准确了。通过这个联系,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提示小朋友们思考一下)
        生1:我们不怕唱歌了,而且唱错了也不像之前那样不好意思了。
        生2(台上表演的一个之前音准不好的学生):我感到有自信了,原来自己也能很准确的发音呢。
        (其他小朋友也都谈了自己的想法,主要是自信了,觉得音乐有意思了,感兴趣了等等。)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好。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平时多联系,将来都会成为歌唱小能手的!
        生:谢谢老师!
        设计理念:在掌握音准之前,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做听力联系。所以,在小学生学习音准的初始阶段,可以从熟悉音阶的感觉开始。而且,需要采取一种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开展,从小学生的特点来看,可以通过听歌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听声辨位的方法,来逐步对音阶形成感觉,为下一步的音准学习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通过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的教育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包括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内的教学内容都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如何能够在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中展开革新模式,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才是小学音乐老师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案例反思】
        通过课堂实践后,我也对授课的效果进行了反思,总结出了能有效提高音准练习的两个方法。[2]
        (一)引导启发,慢慢融入
        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选取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如孩子如果喜欢听下雨的声音,或是看彩虹的颜色,可以通过这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作为融入的手段,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东西来代替音阶,通过学生的想象力,慢慢感受音阶的力量。例如,将彩虹的七种颜色想象成七个音阶,每一种颜色分别代表一个音阶。这样,在学生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颜色来分辨不同的音阶,对音阶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游戏,让小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音阶的特点。这样,通过上面这些不同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音阶不是书本中冷冰冰的音符,而是与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一样,特别和亲切,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快乐、轻松的体验。
        (二)发声和气息训练结合
        首先,需要掌握对气息的控制能力,因为气息对音准的影响非常大。通常的培养控制气息能力的方法包括闻花式呼吸、胸式呼吸法等等,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慢慢掌握适合自己的呼吸技巧,而且对未来进一步专业的歌唱练习有很大帮助。
        其次,正确的发声对音准的准确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练习中,可以将发声和气息训练相结合,一起练习可以打下更好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在发声练习时都没法掌握技巧,所以都是通过扯着嗓子喊的方式来发声,其实这样既达不到音准训练的目的,也对声带是一种破坏。所以,在发声训练时,我们可以针对小学生声带尚未完全发育的情况,采用一些辅助的方法,比如打哈欠、打喷嚏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慢慢熟悉发声的规律和技巧。
        再次,在发声练习中,还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对力度的控制,因为这也是对音准控制的一种帮助。在练习的时候,可以让小学生对着镜子练习,看到自己发声的方式,一边看一边分析改正。当然,在带领学生进行音准训练时,老师也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指正,并教导正确的音准练习方法。
        同时,通过课改的契机,我们有机会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改进上,最后发现其实之前很多的认识都是有问题的,比如之前觉得小朋友们没有能力掌握好音准,但是通过课上前后的对比,我们很明显的发现,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极大的改善学生的音准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了解,增加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我想,这就是素质教育课改最核心的意义所在吧。
        总而言之,掌握学生在音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这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而在这个过程中制定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可以让学生的音准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从而有效提升他们唱歌的水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