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创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张建君
[导读] 游戏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开展游戏化教学,能有效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游戏化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结合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探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

张建君     甘肃省渭源县莲峰镇上街幼儿园  748200
【摘要】游戏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开展游戏化教学,能有效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游戏化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结合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探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游戏化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69-01

        引言
        幼儿时期对一个人今后的学习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就需要重视幼儿园教育工作。幼儿时期的孩子普遍活泼好动,通过游戏教学的形式,让幼儿学习知识,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情感体验。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和其他小伙伴交往的能力,在游戏中思考互动,提升幼儿的自主意识。
        一、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每年幼儿园开学的时候,新入园的孩子都会大哭大闹,对学校有抵触情绪。这就对幼儿的学习成长十分不利,而兴趣是幼儿最好的教师,将游戏和教学相结合,就能让幼儿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同时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
        2.启发幼儿的智力。通过游戏教学就能让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学习游戏过程中加深对于事物的印象,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在活动中幼儿还会相互交流,这样就有助于幼儿的语言思维发展。在活动中还能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空间,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游戏化教学对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游戏化教学就能让幼儿集体参与到活动中,不仅能增强幼儿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友谊,同时也让他们学会合作,懂得宽容待人。在游戏过程中关心其他的同伴,分享自己的喜悦,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二、游戏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一些教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幼儿缺乏指导,导致幼儿不知道怎样做,无法达到游戏化教学的目标。此外活动中,一些教师过分参与,反而成为了活动的主体,不能充分地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这样就导致游戏教学的质量比较低,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2.游戏的形式不合理。一些教师对游戏教学缺乏正确的理解,游戏教学流于形式,只是把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导致游戏教学的效率并不高。此外,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幼儿只要按照教师的指导,在游戏中自由活动就可以。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参与度不高,游戏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3.环境设置不合理。通常情况下,幼儿园每个班级的人数应当在三十人左右。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幼儿园的班级人数在四十人左右。由于每个班级的人数比较多,而环境又比较狭小,因此就不适合开展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幼儿。
        4.游戏缺乏创新,许多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关注的是结果,而忽略了游戏的内容。


在设计游戏时,不能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所在,这样反而会限制了幼儿的游戏自由,甚至会打消幼儿的积极性。一些教师设计的游戏缺乏创新,幼儿不感兴趣,有一些教师设计的游戏难度较高,许多幼儿很难完成。
        三、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1.积极开展游戏活动,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应当营造氛围,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在游戏之前要制定出符合幼儿的游戏活动方案,要照顾到每一个幼儿,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性。从实际出发开展游戏教学,使游戏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促进能力发展,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例如在开展搭积木游戏时,就可以让幼儿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小班的幼儿动手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在游戏中启发幼儿的智力。在活动之前,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人数进行合理的分组,给幼儿提供适当数量的积木,让幼儿共同参与,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同时也提升了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幼儿营造生活化的场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在完成游戏之后,教师还要让展示自己的作品,对幼儿进行点评,对表现好、有创意的幼儿进行鼓励。同时要让幼儿相互点评,说一说哪些地方不合理。用这种方式就能不断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
        2.完善教学环境,满足幼儿需求。要想有效地开展游戏化教学,教师就需要将游戏贯穿到教学的整个环节,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要为游戏教学提供便利的条件,在开展游戏教学之前,要结合幼儿的情况,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设置游戏内容。同时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游戏场地和设施,在游戏中满足幼儿的学习和心理需求。游戏前教师要给幼儿讲清楚游戏的基本规则,把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开展游戏,在游戏实践中学习,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例如,在进行传球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开始传球游戏,在游戏前讲清楚游戏的规则:“当教师敲响锣声时开始传球,锣声停止时停止传球,拿到球的幼儿站出来说出自己的名字。”通过反复的游戏,幼儿就会对游戏越来越熟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修改规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锣声停止的时候,说出旁边小伙伴的名字。”这样的形式就能增进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在游戏中幼儿动手动脑,注意力集中,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3.整合资源,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教学资源,构建高效的游戏教学课堂,充分的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新知识,体会到游戏的乐趣,与此同时要注意游戏的教育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自我展示”的游戏。幼儿提前准备好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者视频,结合幼儿的生活情境设计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展示自己自我,可以表演自己的才能,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幼儿的信心。利用这种形式开展游戏,就能充分地提高幼儿的兴趣,同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教师要整合游戏资源,充分的利用幼儿园现有的教学设施和游戏设施,结合生活化的情境设计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进步。
        总结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成长,借助游戏化教学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红姑.谈游戏化情境创设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开展的有效途径[J].才智, 2019(09):17-17.
[2]宋伟.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 003(001):P.286-287.
[3]徐敏.探究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9, 016(032):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