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中生物一个趣味性的教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帕提古力•乃买提
[导读] 生物是高中阶段重要的课程,但是其理解难度较大,常常会打击学生的信心,因此教师就应该将趣味性教学活动,融入其中。对此,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深入探究高中生物课堂,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的策略,其目的就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率。

帕提古力•乃买提   新疆沙雅县第三中学  新疆  沙雅  842200
【摘要】生物是高中阶段重要的课程,但是其理解难度较大,常常会打击学生的信心,因此教师就应该将趣味性教学活动,融入其中。对此,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深入探究高中生物课堂,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的策略,其目的就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趣味课堂;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55-01

        前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活动,能够在根本上活跃课堂的氛围,并开拓学生视野,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使生物知识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另外,开展趣味性教学,还是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方式, 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轻松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所以,教师需要针对生物教学的实际需求,制定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的方案。
        1.优化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性教学的方案
        实际上,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课堂内容的丰富程度、教学内容结构的合理性,都受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影响。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就应该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为实现趣味性教学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教师首先需要明确知识的结构,尽可能打破课本知识的基本结构,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其次,在掌握教学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就能够将趣味性的内容,巧妙的融入其中,提高知识的趣味性;最后,在生物课堂中落实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在“把玩”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其内涵,并加深学生的记忆,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制定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将其作为生物教学的辅助“工具”。需要注意的是,趣味性教学活动,或者游戏等,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并保证其内容与生物知识具有紧密的关系。
        2.创新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性教学的方法
        在生物课程中,有很多结论需要学生记忆、理解,而这部分内容基本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所以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方式得的灵活性。通过这样的改变,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 摒弃以往单纯“板书”的模式,并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避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提高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在当前的生物课程中, 很多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导致学生很难理解知识点的含义。究其原因,在高中学校中,与生物实验相关的实验药品、设备不充足,加之课程的时间较紧,所以很难为学生安排实验课程。
        3.明确生物课堂趣味性教学学生的地位
        在任何的课堂中,教师属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则是主体地位, 只有认识到这一关系,才能够实现对高中生物的趣味性教学。也就是说,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各个授课的环节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增强课堂的活跃程度。所以,在生物的趣味性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人性化。
        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时,其内容就是豌豆的性状存在差异,而采用杂交的方式,就能够改变其性状。在教学中,豌豆杂交试验,可以采用其他的植物进行代替,但是需要植物的表现相对明显,以便于学生观察、理解。


如使用白色花豌豆、紫色花豌豆进行杂交,第一次开花紫色,第二次开花为白紫色,第三次为全白色。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一内容,为学生设计趣味性活动。首先将学生平均分为2 个大组,即XX 组、Xx 组;然后,XX 组中每2 人成为一个小组,每人头戴一个 X; Xx 组也同样进行2 人一组的划分,分别头戴 X、x;最后,2 个大组中, 分别派出2 个小组,使8 名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并记录观察的结果, 以此来掌握杂交的内涵。
        4.借鉴与高中生物教学相关的趣味故事
        在趣味性的高中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科学新闻融入其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视野、思维。例如:在高中生物中,学生对《遗传变异》课程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讲解的过程中,内容较为枯燥,所以教师将趣味故事引入课堂。故事的内容为:在美国,曾经有一位非常美丽的舞蹈演员,但是她拒绝了富家少爷的追求,而是将她自己的爱意,表达给了衣衫不整、容貌一般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这位舞蹈演员对爱因斯坦说:“如果我们结婚,未来的孩子一定会像我一样美丽,像你一样聪明”。
        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假设爱因斯坦、舞蹈演员真的成为夫妻,那他们的孩子是有美丽的容貌,还是有聪明的头脑, 又或者是美丽且聪明呢”?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他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进而主动跟随教师的思路、进度,在教材中找出论据,而教师则应该因势利导,对基因组合进行详细的讲解。基于这样的方式,在强化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够优化教学的效果。
        5.重视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性教学的语言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若是能够提高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同样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构建生物趣味性课堂的目的。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1)诗情“话”意。在学习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法时,教师可以将“自由扩散”解释为“飞流直下三千尺”,其中“飞流”不需要能量,而“直下”则不需要依靠载体;而“主动输出”而可以用“逆水行舟用力撑”来解释,其中“逆水”为浓度,而“行舟”需要载体;“用力撑”则说明需要力量。
        (2)妙“比”生花。讲解细胞膜的构成课程时,教师可以使用花生糕对细胞膜进行分析,即花生粒表示蛋白分子、爆米花表示磷脂分子,而花生粒依托不同的层次,镶嵌、隐藏其中。而花生糕中的ATP、糖类等,可以使用钱包的钱、家中的食物进行比喻,提高教学内容的形象性。
        (3)“诀”非等闲。也就是说,在趣味性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口诀的方式,加深学生记忆,并提高课程的趣味性。例如:在讲解人体所需的8 种氨基酸时,就可以将其设计为口诀:携一两本淡色书来,进而加深学生的记忆。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 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需要教师将其合理融入在课堂中。在这一基础上,激发了学生对于高中生物知识的兴趣,增强了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基于本文的分析能够发现,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开展趣味性教学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曾刚. 浅谈高中生物“趣味课堂”的营造策略 [J]. 学周刊, 2015(26):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