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军 略阳县天津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55-01
现阶段,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活跃课堂气氛, 将死板的课堂转化为趣味课堂, 是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过程中的一大问题。我国的传统哲学课程观念较为滞后,教学上存在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等问题,影响了高素质职业人才的培养。中职生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不足,对抽象的理论、严密的逻辑理解起来很困难,哲学这门课程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很难参与进来,更谈不上进入角色、产生共鸣,于是教学变得死板、机械、沉闷。
因此,将《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好,让学生学好,就显得异常关键了。通过课题研究,可探索增强课程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有效方法,结合中职生的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将情境导入法、多媒体教学法、心理疏导法、励志名著导读、视频教学法等纳入课堂教学创新探索中,形成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课堂教学方案。既让学生了解哲学中与人生发展紧密相关的基础知识,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一、创设故事情境的方法
1.教师讲述故事, 引入课堂内容。在授课初期由老师直接引入故事情境, 是最直接的教学方式。它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教师设置的学习内容中。这对老师创设故事情境的能力要求很高, 如何扮演好角色, 全心投入故事情境之中, 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故事的表达是成败的关键。
2.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多媒体具有较强的画面感, 可以通过短片、音乐、图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 配合故事情境的设置。通过卡通人物来传达知识, 能够让故事更加立体, 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 从而将知识具体化, 形象化。同时, 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设置, 可以采用故事情境里的人物作为提问的代表, 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这样不仅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学习, 对学生课下思考问题、完成作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3.学生扮演故事情境里的角色。故事情境设置的最高层次就是学生发挥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将课本内容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讲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要帮助表演同学理解好《哲学与人生》的内容, 时刻联系教学。通过自身的表演和小组合作的方式, 对表演者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提升, 除此之外, 这样的表演还可以加深同学的学习印象, 对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二、心理疏导法。
《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外,还可在课余时间通过心理测试、参与学生活动、交友谈心及作业情况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例如,学生刚入校,可让学生以“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借此机会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人校后的心理状态,为下一步开展心理疏导和理想教育摸底。有的学生认为自己都是缺点,没有优点,流露出自卑的心理: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提出质疑,流露出对未来彷徨的心情:还有的学生对社会道德缺失的现状非常困惑……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情绪、心理方面的问题,给予关注、帮助和疏导;再如,课余时间与学生聊天,拉近师生关系的距离,让学生敞开心扉,走出思想和心理的误区。
三、恰当运用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是提高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职生自制力不强,喜欢随心所欲,感兴趣的知识就愿意接受,不感兴趣的知识就不爱学习。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依靠教师讲解,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甚至厌倦。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把图像、声音、动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使枯燥的学习变得充满乐趣。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到的知识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形成长久记忆。此外,还能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统一于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讲解“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时,让学生观看视频《影帝王宝强的奋斗史》,活跃课堂氛围、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励志名著导读。推荐励志名著、经典篇章,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内涵、激发潜能。
引入一段名人隽语,用最简洁的语言阐发最深刻的道理,促使学生正确对待自身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解决好现阶段人生发展中遇到的矛盾:链接某些重要的背景知识或学习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正文提出的问题,扩大思考范围、培养想象力。例如,推荐《人生的弱点》、《哈佛女孩成长史》、《大智慧小故事》等书籍,以增加文化气息和可读性,使学生自觉将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在教学设计中导入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会更加强烈。如果问题得到解答,将会进一步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爱上所学课程。教好《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还能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关系,自觉地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