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单元课例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张艳娜
[导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国民经济也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国际竞争力,首先要从基础建设入手,以教育为本。教育作为基础建设的关键内容,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培训重点,深入改革与优化教育体系。语文是知识传承的桥梁,同时也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更是学习其他学科必备的

张艳娜   南乐县西湖小学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国民经济也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国际竞争力,首先要从基础建设入手,以教育为本。教育作为基础建设的关键内容,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培训重点,深入改革与优化教育体系。语文是知识传承的桥梁,同时也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更是学习其他学科必备的工具。习作是采用语言文字实行表达与交流的关键形式,是对世界认知以及自我认知的表述过程。只有对习作运用作为单个部分实行教学,才可以有效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不仅能够有助于体现语文的特点,同时还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习作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接下来,文章主要对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模式的实践策略展开详细的探究与分析,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以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79-01

        引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习作训练单元是重点内容,它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方式。单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文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作文的素材,也可以说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模式具有现实性。“习作”是我国义务教育中语文课程“五大领域”标准之一,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引导其对单元的重点难点以及技巧实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习作具有广泛性,要读懂教材编者的意图,精准定位目标,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1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模式的内涵特点
        针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好作文习作。习作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培养民族创造力的需求,因此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模式有着很强烈的目的性。单元学习是一种独立的学程,针对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挥着知识掌握、显现学科结构整体性等价值功能。在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活动情境,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的动力,同时帮助学生自主命题、选材以及赏析评价等等,旨在学生在探究习作的过程中,获得写作知识、技能方式,对习作产生浓烈的兴趣。习作单元学习模式具有“三阶段七环节”的特点。首先“三阶段”所指的就是导入——展开—总结,导入阶段就是自主选题情境创设以及规划任务、明确任务这几方面;展开阶段就是将习作过程作为核心,其中有主题、选材、构思等环节,主题就是文章通过详细材料所阐述的基本思想,也是中心思想,它作为内容的主体与核心,习作单元主题的内容通常都是以该单元想要表达的思想与目标的体现,给习作单元学习的开展带来导向作用;总结阶段就是赏析评价以及反思提升。总之,习作单元学习模式展现了其主体性与整体性、情境性与活动性、对话性与深度性的基本特点[1]。
        2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模式的实践运用
        2.1通过阅读教学提高习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各个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与习作教学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点足以说明阅读教学是提高单元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在布置各个单元习作口标的过程中,首先要将习作的关键点抓住,进而有主提高阅读学习效果,使得习作能够有效融入阅读学习过程中以降低小学生在习作单元学习中的压力。另外,阅读可以与习作练习有效融合,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2自由联想创作,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想象力,这不断使语言单元培训的目的,同时也是鼓励语言能力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写好作品的关键因素。
        2.3确定单元主题,制定目标与评价计划
        主题亦是整个文章中通过详细材料所阐述的基本思想,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同时也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与授课方式、教学问题的处理方式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明确单元主题并且制定教学口标与规划。明确单元主题首要任务就是将该单元的课程编排规律展开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将文章内容的共同点找出来;其次就是对教材实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学习作家怎样描写人物以及景物的巧妙方式;最后,教师在布置一些相关的习作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真实情景中进行习作单元的学习,也只有让学生感同身受才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将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出来,进而创作更好的文章提高对习作的兴趣。
        2.4依托文本表达形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习作单元练习时,通常老师只对学生能否将重点放在写作立意的新颖程度上过于关注,鲜少会注意到文章本身的表达形式,进而造成课堂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某个习作单元练习的过程中,课后生活是他们主要习作的内容,那么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因此在描写的过程中难以将重点更好的把握,在回顾单元的过程中,可以知道全部的阅读内容均属于练习范围内,进而学生也会得到更多文本表达方式,选择性多,例如爬山,原文就此活动有着详细的描写,因此能够呈现良好的画面感,让学生具备优质的参考目的。
        2.5借助多媒体设施,促进习作教学实效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使得多媒体在教学领域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结合课堂融入新动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另一种情感体验。例如当讲授《长城》这一课节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方式,将选取的长城视频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朗诵课文,增加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印象。之后在自行阅读文章,同时在阅读中重点感悟作者对长城顺序以及长城特点的描写,以反映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学生完成阅读以后,教师在将视频播放,学生们都能够认真的观看,因此,多媒体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新型的事物,教师将多媒体引入课堂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目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接下来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充满好奇。最后,老师在让学生在课下写一篇以家乡的骄傲为主体的习作,可以描写风景或者建筑物等等。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对照长城课文描写的顺序以及联想方式,有效提升语文习作水平。
        结语
        总之,对习作单元练习模式的深入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因此,在现阶段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浪潮中,作为教师只有不断的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的作用,促进学校语文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益.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书育人,2020,(31):22-23.
[2]曹小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习作单元学习模式分析[J].考试周刊,2020,(72):33-34.
[3]熊梅,王敏,仲秋红,梁晓松,袁娟,刘华.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01):37-41.
[4]陆朝阳.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模式探讨[J].求知导刊,2019,(51):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