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色彩教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何斌
[导读] 小学是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仍然处于对世界认知的初始阶段,美术教育对孩子成长起到的重要作用。美术教师应该重新定义色彩教学的“概念”,着眼于提高学生发现色彩,感受色彩,表达色彩的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开展色彩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通过对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发散思维,以及养成爱思考的良好习惯。色彩作为美术学科的基础语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

何斌   南部县五灵乡小学
【摘要】小学是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仍然处于对世界认知的初始阶段,美术教育对孩子成长起到的重要作用。美术教师应该重新定义色彩教学的“概念”,着眼于提高学生发现色彩,感受色彩,表达色彩的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开展色彩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通过对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发散思维,以及养成爱思考的良好习惯。色彩作为美术学科的基础语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对色彩感受能力与辨析能力的基础,将对小学美术课堂的色彩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74-01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一个关键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辨析能力,通过对学生色彩感受能力和辨析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美的认知,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发现,学生对于学习色彩相关知识表现得并不积极,在一些特定课程中,无法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分析原因,还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无趣,不能吸引学生兴趣,因此,应通过实施有效的色彩教学策略,才能使小学美术课堂变得有趣有效。
        一、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辨析能力。在低年级的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课堂中,美术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美术色卡开始,采用课堂提问或对比分析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色彩;还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身边的实物进行色彩学习与辨析,通过此种方法学习色彩知识,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对色彩知识的好奇心与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对色彩的感受和辨析能力。
        其次,小学美术色彩教育可以引导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大脑仍然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会对鲜艳的色彩十分好奇与敏感,但却存在分辨色彩的能力偏弱的现象,多数学生会根据自身喜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例如,大部分天真可爱的小女生喜欢粉色,而大部分活泼好动的小男生却对蓝色情有独钟,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色彩偏好来判断他的心理倾向,通过色彩教学来引导学生向积极乐观的心理方向发展。
        二、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文化呼声高涨,各个学校也开始重视美术教育。色彩教学作为美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引起大部分美术教师的重视,他们把更多的美术教学要点放在了线条和图形勾画上,对色彩方面的要求还只停留在按照固定色彩进行填充涂抹。以至于美术教师在指导学生作品时,只看枝干强不强壮,树叶涂抹的绿不绿,完全忽略大树在晴朗的天空下,树干、树叶会在太阳光折射下发生色变,更不会在乎树木有没有影子,美术教师未能全面考虑到与色彩教学相关的因素,以至于色彩教学中忽略了环境对色彩变化的影响,一直用错误的思维引导学生完成作品。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美术教师传授的知识,若此时,有学生将自己灵感运用到了作品之中,将欣喜的作品递交给教师,不但不会迎来教师的鼓励,反而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原因是不按照要求绘画。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和创作能力受到限制,只会把美术作品当成作业,照葫芦画瓢完成即可。
        三、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美术教师应掌握教学重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辨析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善于在大自然中寻找美的颜色
        大自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色彩大师。孩子对色彩的初步认识来源于自然,自然界丰富的颜色可以让眼睛对色彩的捕捉更加敏锐。春天是绿色的,夏天是五颜六色的,秋天是金黄的,冬天是白茫茫的。这些低年级的孩子也能用语言描述得很清楚,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这些大色系中发现色彩的变化和美感呢?我会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季节的风景,通过对相近色的区分来训练学生对于色彩的感受力和观察力。例如一幅春天的风景图,树冠、草地、湖水都是绿色的,但是这些绿色有什么不同,哪种绿色比较柔和,哪种绿色比较深,哪种绿色介于它们之间?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来训练学生观察形近色的细微变化。整幅画中除了绿色还有哪些少量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中给你什么感受?我也会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打开学生对色彩关系的理解。帮助学生用色彩的知识去认识世界,使学生养成主动观察生活中事物色彩变化的习惯。
        2.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色彩
        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老师可以在色彩教学中插入一些小游戏,通过好玩的小游戏,可以使原本枯燥无趣的色彩教学变得活泼生动,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例如,在学习色彩混合课程时,可以做“找朋友”游戏,一次玩两种颜色混合,例如:黄色和蓝色可以混合出绿色,会让学生感觉像变魔术一样有趣。首先,为学生展示不同比例的黄色与蓝色混合,产生的绿色深浅也不同。然后,为每个学生发一个调色板,里边分别盛装不同分量的黄色与蓝色染料。最后,告诉学生游戏规则:根据自己手中调色板里的颜色和分量,分别与其他同学进行混色,如果混色后出现深绿色和浅绿色,你们就是好朋友了。通过这种游戏方式来培养小学生对色彩教学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使学生观察到混色过程中色彩变化。
        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对色彩感受能力与辨析能力的基础,美术教师一定要掌握色彩教学重点,完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些小游戏培养学生兴趣,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辨析色彩,以及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提高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感受和辨析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色彩知识运用能力,为美术作品创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新娅.如何开展小学美术色彩教育[J].中小学育,2019(4).
[2]律攀攀.营造五彩缤纷的世界: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8):156.
[3]沈丽娟.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的方法与路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