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带来的改变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蒲春霞
[导读]

蒲春霞   黑龙江省密山市第八中学  黑龙江  密山  1583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67-01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过于勤奋的老师往往教不出爱主动思考的学生,也体会不到由学生自主学习所带来的巨大力量。在课堂上任你把知识掰开了,揉碎了,甚至是一刻也不肯停歇地去讲解,哪怕是讲的把自己都感动了,而学生的反应依然是一片沉寂,对他们而言这种频率的声音仿佛被一种魔力屏蔽了,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往往在此时我都会反思自己,是不是讲课不够生动,不够吸引人?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呢?当我提问学生刚讲完的内容时,只见学生挠着头尴尬地站起来,他不知道我问的是哪道题。等到作业交上来时,即使是课堂上讲过的,依然是该错的还错,说明学生根本就没听讲或是没跟上我刚才讲课的节奏。这下该轮到我尴尬了,接下来我该怎么做?是我讲得太多了,今后该做减法;还是我讲得太快,学生跟不上,今后应该慢下来;又或者我应该换一个思路,从训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入手,解决以上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感觉收到了一些小小的效果。
        一.在反思中改变,就是向前走了一步
        作为老师,我们要以学生为镜,孩子们没有强烈的求知欲,作为老师是有责任去正确引导学生的。那怎么引导学生呢?当然是先改变自己,让好学的自己,能够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我应该常常学习新东西,让自己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大胆地进行尝试,并借此改变自己,让变化后的我充满活力。
        今年过年时新冠疫情又严重了,虽然时值假期却不方便出门,必须要在家里面呆着。于是我利用了这样一个空闲的时间进行自我反思:教学多年,我有没有忘记初心?当年烂熟于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的知识,如今还剩下多少,是不是走着走着都已经淡忘了?何不趁此机会重新学习一次,同时也能体验一下做学生的经历呢。于是我就着手开始学习小学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科目《综合》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两本书。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每本书看20页,一天看40页。期间的过程有些枯燥,难以坚持,但我知道学生的坚持学习同样也很辛苦,我要给他们做一个榜样。很快到了报名时间,我郑重地报了名,准备迎接考试。我要借着这次考试督促自己能重温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因为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必须要慎重对待,我的一言一行必须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任,不能出现任何人为的错误,方能对得起家长的信任与期待。
        考试当天,我拿着健康证明单和准考证走进陌生校园的一瞬间,心中顿时充满了忐忑,害怕因复习不到位而考不过去,此时也很自然地联想到我的学生们,他们每次面对考试也一定和我有着一样的紧张和不安,他们一定需要我的鼓励和理解,于是我决定在下次考试前一定要鼓励他们。走出考场后是等待成绩的焦灼,我知道孩子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月后成绩出来了,我竟然考过了,十分意外,也有激动。我通过努力达成了目标,完成了计划。我要谢谢我的孩子们,是他们激发了我挑战自己的想法和热情,是他们使我有勇气改变自己。



        二.整合问题,学生迎接挑战就是向前走了一步
        我改变了之前在课堂上不断地讲,而是采用抛出一个整合后的大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进而获得成功体验。如学习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我抛出了问题:当叶圣陶爷爷游览双龙洞后,他写下了文章跟我们分享。他用了什么妙招来表达他游览时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景物呢?请大家快来发现吧?方法推荐: 
        1.画游览路线图。
        2.采用公式完成写作妙招。
        3.用思维导图完成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整合问题,结合新颖、开放式的方法,通过进行小组合作,给学生搭建了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平台,也给了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其间为了能说服对方,就会详细地进行解释和说明,孩子们的主动思考就被激发出来了。比如画路线图的环节,孩子们是各显神通,有的画线段图,有的画气泡图,还有的画简笔画……每个作品都特别灵动,构思也十分地巧妙,使人眼前一亮。
        接下来用思维导图完成对本课内容的整体梳理的环节,孩子们把白纸横放,居中画上各种图形,有树状、心形、船形、树叶形……接着根据内容的不同角度向两侧伸出2至5个不等的主枝干,通常是右边两个,左边两个,在此之上再根据需要添加细小的分支,在每个分支上用最短的语句进行恰当的概括。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概括能力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升,我也惊奇地发现自己似乎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金钥匙——应该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先做,再根据学生的难点和盲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当某些知识点是他们需要或迫切想了解的,他们自然就会主动地去听了。
        原来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方法,换一个顺序,同样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的学习效果,改变的力量使我感慨,也令我激动。
        三.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就是向前走了一步
        每当开始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时,我都会提前把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和重、难点呈现出来,让学生知悉。然后请学生给自己设定目标,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单元考试预计考多少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自己要完成哪几个任务,每个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用笔标注出来。
        每个人其实都有惰性,制定计划就可以有效地解决拖延问题。我也及时反馈学生计划的完成情况。发现能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同学要立即进行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自豪感、成功感,尝到甜头,以此进行正强化。对于没有控制好时间的学生,我请孩子自己分析是能力的问题还是态度的问题,如果是前者可以多加练习,如果是后者就要调整状态,改变态度。用以上的方法使学生能增强责任感。当孩子们拥有了自我控制和调整能力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预见到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走得更远呢?
        我深知自己能做的很少很少,陪伴孩子也仅仅是短短的五年,在学生的一生当中只占很小的比重,但我希望当孩子们离开我时,我们师生彼此都很有信心,因为作为老师,我知道我们的学生会自主学习,而且有方法,有目标,有成效,会合作;我们的学生同样很自信,因为他们学会了独立学习,能坚持,会反思,会思考,即使老师不在身边,他们也会一如既往地进行学习。作为教师,我要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