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实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詹茂川
[导读]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作为一年级的学生,需要规范的行为习惯很多,规范学生物品摆放是重要的一方面。

詹茂川   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校
【摘要】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作为一年级的学生,需要规范的行为习惯很多,规范学生物品摆放是重要的一方面。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47-01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从一入学开始就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班级管理中,我比较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一年级的学生,需要规范的行为习惯很多,我在规范学生物品摆放方面采用了这些做法。
        1.家校合力,共育好习惯。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校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会5+2=0。一年级第一次家长会上我就有意识向家长渗透小学阶段,孩子的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为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在家长从思想上接受了我的这一观念后,我又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家长参与到孩子习惯养成的教育中来。把整理书包、书桌作为家庭作业,学生完成后,请家长按学校的要求进行检查,看大书小书是否按顺序放,文具盒,彩色笔是否分区域放……为了提醒家长督促,我在班级微信群里连续提醒三周时间,要求他们将整理过的书包、书桌拍成照片晒在群里,让家长与家长之间也形成了相互监督,学生之间互相比赛。与此同时,我还经常将一些好的教育方法转载在群里,不断更新他们的理念,配合学校共同培养孩子们的习惯。我实实地抓住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容他们置身事外!
        2. 学科教师协同配合,促进孩子们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并不知道学习用品等物品该怎样摆放。


比如抽屉里物品怎么摆,桌面学习用具怎么放……于是我们必须要约定:书本文具摆在桌子左上角,大书放下面,小书放上面,文具盒放最上面,没有用的东西放书包里……只有给他们确定了标准,他们才知道怎样做。当然学生自制力差,就班主任一个人的督促还不够,我想如果本班所有任课老师共同坚持督促,效果会更好。因此,我把为学生定的这些关于学习用品的摆放的标准,告知学科教师,并经常和他们交流这方面的情况,获取科任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我也常听到科任老师提醒孩子们按我为孩子们统一的标准摆放物品,也正是因为所有老师的共同坚持,严格要求,所以到现在为止,走进教室看到的就是整齐规范的物品摆放!
        3.通过让孩子们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养成好习惯。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孩子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形成的好习惯更持久。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期几个受捐的同学,将他们的课外书捐到班上,书很厚,而且有十多本,我为他们整理放在教室搁物柜里,让孩子们下课和午休时借阅。之前放在窗台上,孩子们看完后都放得很整齐,可是孩子们还回柜子里后就大不一样啦,倒着的,立着的,看得我差点生气批评他们。可是转念一想,我就这样批评他们可能也没有用,毕竟他们是6岁多一点的孩子。于是,我立即将凌乱的书堆拍照,然后又迅速整理好书籍再拍照,接着将两张照片在展台上让孩子们自己观察,问他们发现什么,孩子们当然能分辨。我只说了一句话:希望孩子们看完书后都这样放!后来,我有意观察过几次,柜子里的书一直很整齐。所以我认为,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应该养成怎样的好习惯,或许这个习惯会坚持得更久!
        4.树立榜样,营造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氛围。
        学生的行为规范也会在模仿他人的情况下完成,设身处地地树立榜样,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记得上期迎接检查前,学校规范教室里雨伞的摆放,长的伞统一挂在某个地方,短的伞捆好放在水桶里,我每次打伞到学校,都是将雨伞捆好放在讲台上水桶里,孩子们看到我放在桶里,也跟着我一起放。老师起到榜样作用。鼓励家长也要起榜样作用。对班上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同学们有榜样学习。
        总之,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变成学生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习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