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在小学数学广角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张进林
[导读] 伴随着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也实施了很多种教学的方法,尤其是PBL教学法。将PBL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教学方法设置了更多拥有目的性的情境。这种方法将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都以问题的形式进行了设置,从而让学生在面对复杂数学问题时,可以自主进行思考,并与其他同伴一起探究。因此,这一教学方法也普遍得到了应用。本文主要对PBL在小学数学广角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便于

张进林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小学   安徽  铜陵  244000
【摘要】伴随着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也实施了很多种教学的方法,尤其是PBL教学法。将PBL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教学方法设置了更多拥有目的性的情境。这种方法将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都以问题的形式进行了设置,从而让学生在面对复杂数学问题时,可以自主进行思考,并与其他同伴一起探究。因此,这一教学方法也普遍得到了应用。本文主要对PBL在小学数学广角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便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
【关键词】PBL教学法;小学数学;数学广角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60-01

        引言:数学广角是新课标中的一项最新内容,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在教学中也运用了很多种教学的方法,更加注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最新的版本的数学广角中,也出现了更多数学的思想以及方法。由于数学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很难对其进行理解。所以,对PBL教学法进行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主要就是让学生以问题为基础来对知识进行学习,更注重于以学生为主体。近几年,这种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很多教育学者的研究以及关注。而这一教学方法主要就是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开展学习,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1]。
        二、PBL在小学数学广角中的应用
        (一)紧紧扣住教学的目标
        教学的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而在创设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扣住教学的目标。而合理的教学目标就是要确保所制定的目标可以与教学的内容以及生活的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将教材中的重点以及难点进行科学的分配,并以这些为基础创设难易适中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并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解决,就可以对数学的世界进行探索,最终实现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纸笔,来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运用PBL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提问“这里有三盒口香糖,其中有一瓶我拿出来了几颗,你能找到吗?”、“应该怎样检测?”、“至少检测几次可以找出次品?”之后,学生们会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经过交流之后,就可以将次品找出来。


也正是因为提出了问题,才会有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对物品进行检测,从而找出次品。这种提问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这一单元的重点以及难点,完成了教学的目标,还会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的问题,最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设置问题的情境
        设置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既可以满足教学的目标,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未知的问题进行探索。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自己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增加学生对数学进行学习的兴趣,致使学生能够自主对数学进行学习,也会在与同学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最终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例如,在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PBL的方法来创设教学的情境。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有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去博物馆,为什么买了三张票就顺利进入了博物馆?”在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以及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解答这是三个人,妈妈、姥姥、还有小女孩。其中,妈妈的身份重复了。教师再次进行提问“要想更好地表达妈妈和女儿的关系,我们可以怎样画图表示?”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韦恩图。通过对学生设置问题的情境问题,学生就会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思维。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就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合作,最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2]。
        (三)连环提问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必须充分应用于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课程,该课堂教学宗旨和目标最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可是现阶段,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虽然运用了PBL的教学方法,可并没有将提出的问题与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最终难也达到理想的效果。而运用PBL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连环提问,则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最终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例如,在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PBL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连环的提问。“三个人排队,有几个人?几个间隔?”、“增加一个人,有几人?几个间隔?”、“再增加一人,有几人?几个间隔?”学生经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就可以发现,人数比间隔数多1,间隔数比人数少1。这样,就可以引入植树的问题。通过对学生进行连环提问,学生就会带着问题来进行小组之间的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来解决问题,最终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PBL教学法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个产物,教师只有合理进行应用,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莉娜. PBL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集美大学,2020.
[2]涂登月. 基于PBL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