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刘洪峰
[导读] 油菜不仅能够供人食用的蔬菜,其还有着其他的用途,在其它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如其籽能够榨油。当前我国油菜的种植,开始朝着规模化方向不断发展,在产量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实现了非常稳定的发展。因此,为了保证油菜能够更加有效的种植,在产量上能够得到保障,当前需要对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且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这样既能够保证油菜种植实现更好地发展,同时也可以更加有效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提升油

刘洪峰   四川省安岳县龙台镇农业服务中心  四川  安岳  642353
【摘要】油菜不仅能够供人食用的蔬菜,其还有着其他的用途,在其它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如其籽能够榨油。当前我国油菜的种植,开始朝着规模化方向不断发展,在产量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实现了非常稳定的发展。因此,为了保证油菜能够更加有效的种植,在产量上能够得到保障,当前需要对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且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这样既能够保证油菜种植实现更好地发展,同时也可以更加有效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提升油菜种植质量,为种植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油菜;病虫害;特点;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58-01

        引言
        油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油菜籽种植规模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其种植产量和质量都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油菜种植的高产增收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油菜在生长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进一步会降低油菜的出产品质。随着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导致油菜遭受更为严重的病虫害侵袭。因此,深入探讨油菜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油菜常见病虫害,然后介绍了油菜病虫害的有效防治策略,希望能有效改善油菜病虫害问题。
        1油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1.1病毒病特点
        通常情况下,引起油菜病毒病的主要病因就是蚜虫传染病毒的感染,根据种植油菜品种的不同,在感染蚜虫传染病毒之后也会出现不同的发病症状,种植人员可以从油菜花叶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确定。如果种植人员在花叶中观察到了叶脉或明脉出现半透明现象时,就说明该植株已经出现成熟畸形,基本上可以断定为花叶病。油菜感染病毒病之后会呈现叶片畸形或者皱缩卷曲的现象,之后整个病株也会矮缩,严重的会在抽蔓前后就枯死。如果感染病毒的是甘蓝型的油菜,则会在发病初期在新叶中长出针头大小的小点,具有明显的透亮性,在之后的生产过程中还会出现圆形的枯斑。即使是那些叶片出现枯黄的性征同时也能够观察到明显的圆形斑点。对于严重的油菜来说,不仅花叶会出现症状,在其根茎的位置也会出现黑褐色的斑纹,如果种植人员观察到植株出现内荚弯曲,就能够说明植株已经受到了感染。
        1.2菌核病
        菌核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每年4月上旬~6月流行,出现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中。由于菌核菌本身具有软腐的性质,一旦油菜感染菌核菌,往往从根部开始腐烂,最终发展到整株。与病毒病一样,油菜一旦感染菌核病,最终会导致大面积油菜死亡。特别是成熟油菜,如果感染菌核病,在初期就会对茎部造成损伤。随着病情加重,成熟的茎部逐渐出现黄褐色斑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油菜植株遇到相对干燥的气候,受损的茎会开裂,然后逐渐腐烂,直到茎腐烂为空心状态。
        1.3常见虫害
        不管是哪一种农作物,在自然生长的过程中,都会受到自然界中害虫的侵害,如果虫害造成的伤害比较严重,难么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具体的虫害种类和防治方法,主要有两种:首先,对油菜生长情况造成影响的甲虫主要是跳甲虫,在治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化学手段、物理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在开花的前后期间,对油菜种的老叶进行处理,防止幼虫进一步发育。同时还可以使用辛硫酸等药物进行化学药物治疗,达到预防的目的。其次,蚜虫是油菜虫害中最常见的一种,对于蚜虫来说,相关人员可以利用毒性相对比较低、效果较好的各种杀虫剂进行防治。一般来说可以选择灭螨盖、速杀威等药物进行治疗。
        2油菜病虫害防治策略
        2.1农业防治
        1)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油菜品种,保证耕地轮作过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有效降低病虫害出现的概率;2)注重田间管理的重要作用,及时发现病虫害及潜在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大幅度降低油菜病虫害的影响,切实做好良种选择、培育和杀菌等具体工作,保证灌溉和施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病虫害极易存活于阴暗潮湿的环境,因此需要对沟渠进行及时清理,加大排水力度,在保证土壤水分充足的基础上,降低湿度,避免出现细菌滋生、病虫害感染等情况。4)可以采用轮作换茬的方式对油菜花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如水稻与油菜进行轮作,有效降低油菜病害的发生率,提高油菜产量。
        2.2化学防治途径
        化学是指使用化学药物控制病虫害,简单有效,但容易造成污染和药物残留。因此,要合理控制药物的用量,充分结合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合理选择药物,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油菜生长早期,容易引起菜青虫病,可采用稀释的敌百虫防治蚜害,可采用乐果乳剂或稀释的马拉硫磷乳剂喷洒防治;霜霉病可用稀释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均匀防治;对于菌核菌,可采用稀释的甲基硫代菌酸盐防治。需要指出的是,每隔2次~3次喷施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2.3加强田间管理
        经过上文的分析能够知道,油菜病虫害的高发时期为春秋两季,在冬季,病虫将会依附于田间的泥土与杂草,气候变暖之后则依附于油菜作物的茎叶上。因此,要想防治病虫害,种植人员还应该在入冬之前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通过除草深耕缓解病虫的危害。除此之外,种植人员还应该加强田间管理措施,及时清理农田沟渠,收集油菜的枯枝烂叶并及时采取焚化的方法,避免发生枯叶长期堆积的情况,同时还应该保持种植环境的良好通风性,这样才能够抑制病虫的生长与繁殖。种植人员在日常种植管理过程中应该及时对油菜的生长状况进行查看与观察,一旦发现病虫害特征就应该采取对应的管理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出现扩散。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临夏和政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春季油菜的栽培面积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为当地农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同时实现了发家致富和脱贫致富。但在长期种植过程中,很多农民群众没有掌握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仍然坚持以农药防治为主的原则,尤其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使得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的影响,威胁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对此就需要加强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并指导农民群众转变传统的防控方式,构建综合性的防治方案,做到事前预防事后针对性治疗。
参考文献:
[1]邓守炳.油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之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8):47.
[2]徐小伟.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策略[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2):74-75+82.
[3]吴祖幸,杨佳荣.安化县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无害化防治策略[J].湖南农业科学,2014(01):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