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代春廉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代春廉
[导读] 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在新课改不断改革的今天,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全方位学习的交互环境,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课堂结构,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信息化的数学素养,最终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代春廉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兴隆小学  642362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在新课改不断改革的今天,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全方位学习的交互环境,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课堂结构,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信息化的数学素养,最终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心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05-01

        引言
        近些年来,由于素质教育越来越被家长和教师重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而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通过此来扔掉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来探索更加适合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的新方式。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不但需要结合低龄儿童的心理,还需要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以及实质性,以此来组织特色的教学模式。这不仅需要教师提高教学实力,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教学这两者之间的关键联系枢纽,才能在如今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下谋得良好的发展,令小学科学教育谋得积极向上的发展。
        一、全面运用资源库,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学习
        教师要科学利用网络平台中包含的资源库,促进小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当前,如何优化数学教育资源属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教师在获取了数学教育资源之后,需要把数学教育资源科学、合理呈现给学生,但是很多教师做不好这一点,往往都是通过网站或者网络课件来获取数学教育资源,把这些数学知识“结果”展现给学生,缺乏教育的“过程性”。比如,在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运用互动式电子白板能够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高效、灵活组织数学教育资源,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最优质的数学教育资源,真正意义上实现引领数学课堂,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其中所储存的数学资源都是原始的,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处理,这样学生和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来自由获取资源,创建个性化的数学课件、数学资源,让数学课堂具备创新性、趣味性。
        如在探究“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去详细了解“平均分”以及分数的相关概念,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分子与分母的概念,使学生对分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为了让小学生更为深刻掌握几分之几、几分之一、平均分的相关概念,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呈现圆形饼被平分的动画,用动态展示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每一小块都占据了整体圆形饼的1/8,然后把其中的三小块合并在一起,用不同的颜色区别开,引导学生明白这是3/8的表示,在动态演示下,学生既能够掌握相关数学概念,还能够让数学教学过程趣味化、多样化。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虽然小学数学知识比较简单、有趣,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对数学提起很高的学习兴趣,对数学知识不能有效地理解,数学成绩也不够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反思。对于小学生来说,刚刚从幼儿园毕业,其认知程度还比较低,逻辑思维还没有得到有效地发展,而数学知识的学习又需要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所以,对于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确实会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这就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将传统教学转化为简单化教学和趣味化教学,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将数学知识形象化和简单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就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方式,实现多元化教学。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致,但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这可以为学生创建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学习场景,诸如“去超市买东西,口袋里有几块钱,买了两颗糖之后剩下几块钱?”等此类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活中的数学,还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力求优化课堂结构
        一节好课的关键在于整节课的教学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新颖。教师将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应用在数学课堂中,不仅可以将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抽象问题变得具体化,而且可以让学生轻松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最终实现教学最优化。
        例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已学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动手实践、生生互相质疑、归纳总结。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边讲解边演示教学内容,并与学生操作相结合,将抽象变为具体,启发并诱导学生主动思考,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教师在讲解1立方米的正方体大约能站几个人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选取一个小组的学生,用三把米尺组合成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让学生进去亲自体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直观、形象地显示出主题,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架起了一座由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依然存在,而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为合理发展型的教学观念,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振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自信心。具体来说,教师要重新设计教学目标,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改善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春.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二)[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4.
[2]周霞.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9(24):43.
[3]刘悦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8(21):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