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尹彬玉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都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小学美术教师应以此为契机,注重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旨在让学生接受更高品质的艺术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美术教师的责任之一,需要教师创新课堂,真正促进文化的传播。本文分析了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具体策略,仅供参考。

尹彬玉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二塘中心校  广西  桂林  541003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都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小学美术教师应以此为契机,注重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旨在让学生接受更高品质的艺术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美术教师的责任之一,需要教师创新课堂,真正促进文化的传播。本文分析了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具体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91-01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息,因而需要不断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来传承和发扬。所以如何将传统文化有效的同美术教学完美融合,让学生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认识到美术与文化的联系,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重点。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无数劳动人民智慧凝结而成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具有无穷的价值,让我们始终引以为豪。但现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席卷全球而带来的各国文化的相互碰撞,使得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开始追求新潮,尤其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流行乐和邻近国家的某些流行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均造成了很大的文化冲击,这就导致许多年轻人忽视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每每谈及国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大家知之甚少。鉴于此,要想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发展,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同当前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因而像美术此类鉴赏性较强的科目,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来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传统文化,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的具体策略
        1、培养优秀传统文化兴趣
        中国的传统文化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民族精神的基石。美术与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而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讲解美术中的艺术时,也要注重解读美术作品后蕴含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艺术的欣赏中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小学阶段是是对学生开展教育启蒙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心智方面成长的十分迅速,思维相对活跃,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探知欲望,美术教师正好抓住这一点,从小培养学生对于艺术、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培养起兴趣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渗透文化。例如在讲到《奇妙的撕纸》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课上需要的材料,比如,彩纸、胶棒、小刀等,并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或者其他渠道了解与纸相关的资料,等到正式上课时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有趣信息。


然后在上课的时候,美术教师可以先做一个示范,向同学们展示一下如何将普普通通的一张纸变成一幅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撕纸,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设计,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大胆创新,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感,然后在同学们完成作品后一一展示,并稍作点评,最后向同学们展示一些自己课前搜集到的优秀的、精巧的撕纸作品,进一步延伸出其他纸文化,比如剪窗花,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触摸传统文化,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慢慢喜欢上具有传统文化的教学
        2、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小学美术课堂同其他教学课堂大同小异,同样的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想要更有效的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需要美术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和优化,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深刻的投入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
        例如,在讲授《秦岭兵马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电影、视频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在视频播放完毕后就短片内容设置值几个问题,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比如兵马俑是为谁而建的,有什么样的目的,它目前保存在哪里,在对问题的思考中让同学们对兵马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会想更进一步了解兵马俑的故事,于是教师就可以在这一铺垫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让同学们看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3、增进传统文化与生活的联系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创造中形成沉厚的积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散发着传统文化的底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处事方式。有句话说的很好“艺术源于生活”,换言之,艺术创作的灵感都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美术作品的创作亦是如此。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而让美术走进学生生活。
        让学生一方面了解传统法文化,一方面通过实践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受传统文化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例如在讲授《皮影》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看一场皮影戏,通常学校都有皮影这样的教学用具,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鼓励学生了解皮影,从而鼓励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发现生活中的美,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联系生活场景。
        结束语:
        总之,教育是传播传统文化的承载体,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从学生角度考虑还是从时代发展需要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一方面提高学生在美术方面的鉴赏能力,另一方满提高学生在艺术文化方面的造诣。
参考文献:
[1]姚秀文.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1(12):65-66.
[2]徐庆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21(06):172-173.
[3]杨雯绚.简述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67-268.
[4]李敏.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及教学方法探究[J].求知导刊,2021(10):91-92.
[5]蔡加珈.试论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生(中旬刊),2020(11):89.
[6]马多智.简述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20(27):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