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吴淑月
[导读] 情境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乃至于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其作用不仅能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还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才能。

吴淑月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曹坪中学  陕西  商洛  711402
【摘要】情境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乃至于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其作用不仅能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还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才能。
【关键词】初中音乐 情境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25-01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推进中获得的重要实践成果,也是能帮助教师快速取得教学有效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众多教师的青睐与热衷中,这一教学方法得到了大量推广与运用。初中音乐实施情境教学是新课改推进一段时间后的产物,由于得到大量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惠及,使得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情境有了理论的可靠支撑。但又因为音乐具有较强激趣性,常常作为其他学科教学情境创设的载体,而自身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却显得举步维艰。所以,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探思适合音乐自身特性教学的情境创设。
        一、趣味情境,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为此,新课标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而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创设趣味情境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结合音乐学科创设趣味情境更能使学生热爱音乐,产生积极学生欲望。例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时,我们便可用张若虚的“光照千古的明月,江流不息的情思”诗句导入新课,再把歌词中的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等景物营造出图文并茂、声影辉映的美妙的花月图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空明澄澈、幽美恬静的氛围,自然就能激趣煽情,使之趣至情生,从而爱学、乐学。
        二、故事情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激情
        爱听故事是人之常情,初中学生更情有独钟。我们可抓住这一特性,运用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激情的目的。我们知道,每一首音乐都会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每一首曲子都会有一定的故事内涵。我们只要把这种背景和内涵挖掘出来,让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或内容,就会营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故事情境。这就需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故事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以听促感”,来认清作者的表达目的。故事情境的创设与渲染,情感的体验与激发,会把学生自然地带到一种意境之中,比如在教学《红旗飘飘》这一单元介绍国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天天都在唱国歌,那么你知道国歌是怎么来的吗?之后将国歌的作者(作曲、作词)简介、创作背景、历史沿革以及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这一过程向学生介绍,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对于国歌的认知热情,当学生日后再唱起国歌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注重创设故事情境的方法,以便能够更好的引领学生融入情境中,培养学生具有高尚情操,洗涤灵魂是我们教书育人的需要,也是让学生感悟音乐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生活情境,旨在活跃音乐课堂氛围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音乐教学重要目的所在。大家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音乐风格与特色。初中音乐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学科,将各民族优秀传统音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既可丰富音乐内涵,了解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还能拓展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各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让学生感知中国音乐文化的心境美、风格美、特色美。所以,我们音乐教学需要在弘扬民族音乐上下功夫。当然,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适合该民族生活习惯的生活情境,再现该民族生活风貌和水土人情,让学生有亲临其境地体验和感受。比如在教学《百卉含英》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选取了本土特色较强的《好花红》歌曲。这是一首山歌,歌词清新朴实而富有哲理,曲调优扬,旋律优美,气息清新,抑扬顿挫,节奏明朗,悦耳动听,令人回味,被誉为布依族民族中的一颗明珠,光芒四射,光彩照人。在教学中创设本地特色的情境,就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体验并参与了本乡本土的民间文化艺术。既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布依族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生活习俗,还能增进民族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四、直观情境,旨在降低知识学习难度
        直观教学是使教学生动化、形象化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就是满足学生形象思维学习需求,通过直观呈现,使知识形象可感,不仅有利于激活学生认知潜力,拓展学生感知渠道,还能降低知识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快速体验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学习快乐。实践中,直观教学的辅助器材很多,录像机、幻灯片、实物、挂图都可以帮助,但现目前的,以多媒体为核心信息技术手段,无疑成为直观教学的主流载体。这是因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单元于一体,能有效的将光、色、音、像结合在一起,营造出声图并茂,视听并举的情境。在音乐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是将通过多种方式能分解学习难度。如在《常回家看看》一课教学中,我们学校学生大都是本地的,很难有那种思乡心切的感受,歌中的那种思念之情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不小难度,学生唱歌就很难入境动情。于是我们就可运用春运时的人山人海的场面、天还没亮就坐在小椅子上排队买票的画面、吃着泡面候车时等多张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回家的不易,但是依然有很多在外务工的人期盼着在这个团聚的节日里能回家看看父母、孩子的那种心情,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珍惜亲情,多回家陪陪父母、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从而更好地演唱歌曲。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那种感情了。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多媒体的渲染下,更容易进入教材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情境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我们要努力挖掘音乐教学中的趣味因素,结合歌曲意境、歌曲形象创设出诱人学习的音乐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仅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也从而让我们音乐课堂变得活跃与灵动,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浅析情景创设法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音乐大观》
[2]浅谈情景教学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中国教师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