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万小平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万小平
[导读]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的日常教学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高中地理教学可以获得更高的质量与效率。文中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以对其进行改善的教学策略,期望在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导下,高中地理教学可以获得更好的成果。

万小平   义乌市教育研修院   322000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的日常教学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高中地理教学可以获得更高的质量与效率。文中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以对其进行改善的教学策略,期望在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导下,高中地理教学可以获得更好的成果。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地理;地理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23-01

        引言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对高中地理的教学成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必须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能够对其进行灵活运用,与此同时还必须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以及空间思维等,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地理人。这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与当前的教学目标相匹配,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完善提升,从而使得相关的地理教学方式可以更有效。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差
        虽然在高中阶段,地理这门课程是划归在文科的覆盖范围内的,但地理这门课程本身并不是一门可以纯粹靠记忆就能掌握的学科。地理中很多零碎的知识点是能够串联在一起的,并且这些知识点之间也存在着其内在的逻辑性。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除了记忆背诵一些内容之外,还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把握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相关的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对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但当前高中学生在地理这门课程中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独立思考能力的缺乏,过于依赖课本以及教师的引导,因此在知识的应用能力上迟迟无法提高。
        (二)地理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地理知识中有一些内容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在其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或者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将相应的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带给学生更加身临其境的体会,那么学生对于地理这门课程的兴趣就会被提升很多。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是多变的,学生时刻保持对课堂的新奇感,才能有更强烈的求知欲。但当前的地理教学明显没有达到这一状态,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地理知识教师都是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长时间的机械重复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地理的兴趣会不断减少,直至最终对地理感到厌烦。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一)教学的目标要更加明确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导学生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当前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已经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地理卷面成绩了,还应该在教导学生地理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与之相关的各种能力,比如说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思维,对地理逻辑的敏锐认知等。与此同时,在明确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去制定更加合理的地理教学计划,比如说开始注重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再比如说,通过各种问题,任务去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等。通过更加创新的符合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地理学习目标达成要求的教学措施来帮助学生的高中地理学习可以更加有效。
        (二)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性教学
        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学以致用的能力,不能让自己所学的知识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去解释自己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地理现象。因此高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性教学。教师完全可以将部分地理教学课程开设在户外,可以是在学校的小花园里,当地的一些山丘,河流边,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不仅仅讲述课本上的典型地理知识,也结合所处的环境来帮助学生们分析地理现象之所以这样呈现的原因。比如说在小花园中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就可以提出问题“这棵树为什么可以在这里生长?”从而引入降水,气温以及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环境气候的原因等。引导学生形成地理学习中的逆向思维,从而对地理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要鼓励学生学会探讨
        高中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最害怕的并不是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有了错误的认知或者学生对课本中的某一内容存在疑义,而是学生的确内心是对其存在疑义的,但因为惧怕教师的权威不敢将自身的疑义表达出来,始终将其卡在自己的脑海里,这种情况对于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是有着极大的影响的。故而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去对自己的疑义进行表达,并通过探讨问题或者地理知识点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真正明确其之所以如此呈现的真正缘由。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地理知识点有了发自内心的认可,能够感叹“哇,原来是这样!”,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才是真正深入了,理解了。
        三、结束语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导学生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重新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要将学生的能力与成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帮助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提升的同时,也不断锻炼其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真正应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并对既定的地理知识进行原理方面的探索,从而对地理这门学科能够有由内而外的透彻理解。
参考文献:
[1]孙立.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理念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12)
[2]高伟之.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8)
[3]赵希宁,高超.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18)
[4]贺营营.高中地理新授课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