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教音乐教学中渗透幼儿音乐活动元素之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白丽君
[导读] 音乐启蒙是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君不见多少家庭从孩子还是胎儿阶段就进行音乐熏陶,让孩子从胚胎时期就开始接受音乐的熏陶。在当前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年代,在中职教育中更要多加关注中职学生的教育情况,与实践相结合,有效的融入幼儿音乐活动元素,让将来很大可能从事幼儿教育行业的学生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在以后的幼儿教学中能够融合性地插入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白丽君   云南省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音乐启蒙是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君不见多少家庭从孩子还是胎儿阶段就进行音乐熏陶,让孩子从胚胎时期就开始接受音乐的熏陶。在当前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年代,在中职教育中更要多加关注中职学生的教育情况,与实践相结合,有效的融入幼儿音乐活动元素,让将来很大可能从事幼儿教育行业的学生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在以后的幼儿教学中能够融合性地插入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中职教育;音乐元素;渗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79-01

        当前的幼儿教育不再像过去一样玩乐性质比较强,更多的是孩子正式上课前的一个过度阶段,但是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理念的传输,对于幼儿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么,对于中职幼教专业的学生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其音乐教学的能力意义重大。
        一、当前幼教专业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幼教专业中音乐教学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课程缺乏规划性。在当前幼教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没有统一的教材版本,开设课程也不尽相同,并且课程设计也很随意,缺乏规划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己都缺少音乐规划的能力,也没有具体经验可以借鉴,又如何在毕业之后的实际操作中对幼儿进行良好教育呢?第二,教学目标不明确。无论在中职幼儿教育中开展什么课程,其目的归根究底只有一个,即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提高幼教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许很多专业都开设有音乐教学这门课程,但是实际上专业不同,即使开设的是同一门课程,也会有不同的课程目标。在中职幼教专业中如果只是盲目的开设音乐课,并没有什么完整的、具体的课程目标,那么这不但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还很有可能不利于学生技能的转换,对以后的幼儿教学产生错误的认知。第三,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音乐并不仅仅只是唱歌,它具有综合型较强的特点唱歌即声乐、还有钢琴等器乐等等,这些都属于音乐的具体化分。这些比较细的层次的音乐,可以不会,但是必须要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内在联系,然后进行整合,但是在目前的中职幼儿教育中就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综合能力弱,对音乐存在轻视心理,无法进行各琐碎知识的整合,找到各知识点内在的联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音乐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幼儿园进行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
        只有具体的了解幼儿园开展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对中职幼教专业学生的音乐课做出相应的改变。幼儿园最常见的音乐活动形式无非是歌唱、舞蹈、器乐等。歌唱活动是幼儿园中最常见的一种娱乐活动方式,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并且歌词往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够让孩子认识到亲情、友情、四季景色等,并且儿歌一般都是节奏分明的,富有节奏感的伴奏也能够很好的培养孩子的敏感度。除此之外,幼儿园还会搭配儿歌教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例如《抓泥鳅》、《你笑起来真好看》等,节奏欢快,动作简单,不会很难学,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还能够锻炼孩子的肢体协调,使孩子们在不断模仿他人动作中进行大脑的发育。最后就是器乐活动,一般只有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才会进行器乐活动,如果缺少器材,学校就会很少进行这一活动。但是实际上器乐是唯一一个小朋友真正动手操作,在练习时调动大脑进行思考的一个活动,能够培养孩子表达情感的能力,通过音乐更直接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三、在中职幼教中渗透幼儿音乐活动元素的具体措施
        了解了以上幼儿园进行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幼儿音乐活动元素,让中职幼教专业的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重要性。中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融入幼儿音乐元素,最为直接的一种就是课堂上播放儿歌。老师可以选取一些节奏欢快、歌词清新亮丽的儿歌在课堂上播放,改变学生对于儿歌固有的看法。另外,也可以进行实际演练。可以每个月带领学生去当地幼儿园进行一节课的实际演练,让学生先观摩其他老师的上课情况,从中进行学习,然后到自己实际讲课时再体会音乐教学的难点,将自己的转化为学生的关键点,从中学习自己的不足之处。老师虽然要在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但还是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顺势而为。每学期可以设计三到四节课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设计课堂,这对学生所学知识能够进行充分的检验,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进行知识补充,同时,老师也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学生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总而言之,出于对幼儿年龄的考虑,所采取的教育形式多是游戏化的,那么在中职幼教专业中进行渗透音乐元素时也可以采取更加多样的形式,结合班级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参考文献:
[1]吴静超.综合智能训练影响幼儿音乐听觉能力 的实验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赵霞.新课改背景下幼师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研 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3]王静雅.幼儿音乐教育中体验学习的价值与教 学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