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共育促进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提升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陈梅锋
[导读]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家园共育的模式来提高孩子们的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让家长充分信任老师,信任幼儿园,并积极配合。此次研究选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查找,为文章的分析提供一些理论基础。通过对家园共育模式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陈梅锋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福建  泉州  362500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家园共育的模式来提高孩子们的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让家长充分信任老师,信任幼儿园,并积极配合。此次研究选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查找,为文章的分析提供一些理论基础。通过对家园共育模式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园共育;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77-01

        各地的幼儿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幼儿园条件不断的改善,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如何用有效的育儿模式来提升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成了主要问题。本文此次研究的内容和提出的策略对丰富家园共育模式的教学方法内容具有理论意义,对提高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有着现实意义。
        一、运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培养幼儿动手的能力
        小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让孩子们全身心认真投入到一件事里,是非常困难的,可以用游戏做桥梁,让孩子在不断的游戏中得到学习,寓教于乐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老师们要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天性,通过创建不同的游戏背景,让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在教授孩子们如何洗手时,孩子并不会使用洗手液之类的物品,孩子们喜欢的是玩闹的感觉,老师可以编排朗朗上口的洗手儿歌,帮助孩子们熟悉步骤,加深记忆,让孩子们在玩水的过程中学到洗手的方法,这样边玩边学的形式,可以达到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目的,通过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娱乐方式,来向孩子们教授自理能力和自理意识。在和孩子们寓教于乐的同时,还要与家长方做好沟通工作,让家长明白,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这种教学方式,小班幼儿时期教师们学要用游戏的口吻和孩子们沟通,这样才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运用正面、侧面的方法增强幼儿的自理意识
        孩子们对世界观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型,很多事情、动作都是对他人进行的模仿,所以,老师或是家长要在生活中为孩子们透露出自理意识,展现出自理能力,加深孩子们对自理意识的印象,老师们可以先为孩子们示范下运用自理能力,让孩子们仔细观察,通过观察,孩子们本能的就会去模仿,就会掌握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并且喜欢上自己动手去获得劳动成果。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模仿后,孩子们会把这件简单的事情,当做自己每天应该做的事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增强孩子们的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



        除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们的行为之外,还可以对孩子们进行充分的鼓励和表扬,来增加孩子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做是可以得到表扬的,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很简单,无时无刻不盼望着老师以及家长的表扬,不论是大的进步还是小小的进步,老师或是家长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也要进行鼓励。对于孩子们没有完成好的事情,家长和老师们也不要过多指责,孩子们的感情世界很脆弱,家长和老师们要告诉孩子们不要灰心,慢慢来,这样的方式不会让孩子们感到失望和难过,不会打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也就随着提高了。
        三、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老师会一直陪伴他们,影响他们,所以,老师们在对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进行培养的时候,孩子们的父母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会,进行家访,老师保持和家长间的沟通,促进家园共育的效果,从而提高家园对孩子们的管理能力。在这些形势下,园里要向家长普及为什么要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养成自理能力后孩子对孩子未来的影响,以及和家长及时找出培养孩子们自理能力的对策及方法,及时沟通孩子们在园里的教育情况,指出家长方面需要做出的配合和工作,让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园公育的模式下不断提高,同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巩固。面对面沟通的频率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或是在家里的生活习惯根据习惯,探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简单的吃饭穿衣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双方沟通中得到解决。孩子的自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家长要充分信任老师和幼儿园方,老师和家长们要保持耐心,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样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的。
        四、优化家园合作培养途径,运用网络模式创新培养策略
        家园合作的模式有很多,如何在合作上体现出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上,是家长和老师们该做出更多的优化,比如孩子的父母是一位牙医,那么就可以请家长为孩子们分享一下护牙小知识,教给孩子们怎么刷牙,怎么保护自己的牙齿,这样充分发挥了家长的职业优势,也让家园共育模式更加具体化。
        现今网络技术发达,家园共育模式可以以网络为依托展开,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沟通,抛去面对面交流的问题,分享孩子们自理能力的问题,并多方探讨,提高合作的效率,老师可以向家长展示孩子们的良好表现,并对其进行鼓励,让孩子们高高兴地接受自理能力的教育。
        结论: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幼儿的自理能力尤为重要,尤其在不断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自理能力也成了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本文提出的几点方法,主要是围绕家园共育模式,注重家园共育模式,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在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下,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良好的自理能力肯定会让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无穷,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邓超.浅谈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J]. 新丝路,2019, 000(010):P.118-119.
[2]徐翠婷.探究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24):8.
[3]徐佳佳.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中提升家园一致性的实践研究[J].速读(下旬),2019,000(001):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