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金文书
[导读] 为了让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学生们就需要进行实习,学习自然地理的中学生也需要进行野外实习这一环节,在实习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素质的培养。因此本文将结合一些实际的野外实习经历,探讨其中所需要注重的问题,同时如何通过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以此让自然地理的野外实习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让学生的实际经验更加丰富,并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金文书   广西省南宁八中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为了让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学生们就需要进行实习,学习自然地理的中学生也需要进行野外实习这一环节,在实习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素质的培养。因此本文将结合一些实际的野外实习经历,探讨其中所需要注重的问题,同时如何通过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以此让自然地理的野外实习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让学生的实际经验更加丰富,并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科研素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76-01

        1 引言
        科研素质主要是指学生对某些现象问题的提出、分析以及解决的综合反映能力,其中又含有思维逻辑、推理创新以及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能力。野外实习是众多高等学校自然地理专业必修的课程,因为在野外实习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发现自身不足以及积累经验,同时为日后的相关课程打下基础,而且在实习中可以培养其掌握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针对于地理学科的野外实习也不能缺少,可以让中学生的野外实习条件稍好一点,在实习中老师也需要耐心的指导,以此来让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也可以对提高中学生的科研素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科研素质还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且民族的振兴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如何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科研素质是我国人民孜孜不倦追求的研究内容。
        2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科研素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2.1 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
        为了确保野外实习的安全和有针对性的实习,在这之前就需要对野外实习的地点进行深入的了解,而科研活动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对资料的收集和筛选,所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科研能力。例如:选择庐山作为野外实习地点后,教师应该在出发前一段时间便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书籍杂志和网络等途径搜集查阅与庐山相关的资料,包括一些旅游指导书和他人的研究论文等,然后在一段时间后对学生的搜集成果进行检查,以便了解到学生的资料搜集程度,并给予相应的评价。与此同时,再根据之前的野外实习经验,告诫学生容易忽略的事情,并让其进行补充,以此培养其系统搜集资料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并引导其学会快速的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料,以此为野外实习积累相应的知识储备。
        2.2 注重逻辑推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野外实习时,肯定会遇到一些课本上没有深入介绍的自然现象,此时便需要利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对其进行理解和解释,例如:在某地不仅有山脊,而且还有谷地,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此种现象的呢?教师在遇到这种现象时,可以引导学生们先进行观察,然后提出问题,以便培养其观察能力,同时并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解答,以此锻炼其思考能力,教师再给予一定的总结和补充。对于一些具有开创性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探讨,以便能够在层层地分析下接近此自然现象的本质,并增加实习的乐趣。



        2.3 创设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高等院校应该非常注重的科研素质内容之一,为了实现目标,教师可以在野外实习之前布置相关的科研题目,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寻求答案。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时,还应该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权威,发散自身的创新思维并做出大胆的假设,然后通过一些理论知识或者实验结果去解释该假设。此时的要求可以有所降低,逻辑思维基本无误就可以,让其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来进行各种可能性的解答,以此锻炼其思维和创新能力。
        2.4 规范实习报告,培养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
        科研素质的重要组成还包括了撰写论文的能力,学生们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结果等都需要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或者记录下来,如此才能让研究结果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中学生对于论文的撰写还处于懵懂状态,因此为了尽早培养中学生的撰写论文能力,就可以先在野外实习中先陪养他们对于实习报告的撰写能力,让学生将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遇到的一些超出课本知识的所见所闻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写在实习报告中,进而使其科研成果能够得到纸质版的内容承载。其中学生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更加需要遵循相应的程序,进而使得学生在大规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情况下形成成文的内容,由此为增强学生写论文的兴趣奠定良好基础,为中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3 科研素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提升学生科研素质的重要途径,期间需要将科研工作与业务学习实现有机协调,进而更好地实现双赢的目的。研究型教学模式需要多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作为支撑,其中问题教学法、活动体验法、实验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是现代常用的教学方式,而实例讨论是一个交互式的探索过程,在讨论实例的过程中,可以将同学以及教师的思考结合起来,由此为提高课程研究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尤其地理野外实习初期,更加需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操作的讨论与演示,进而让学生能够对课题探究的实践流程能够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实例讨论以及演示中主要是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跟着老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流程规划,以此提高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运用。而在后期课题研究时,在学生操作技能不断熟练提高的基础上,教师则可以稍演示研究中的难点,即可放手让学生尝试自己实践活动。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应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讨论形式开展小组协作与交流,通过共享学习资源与学习成果,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促使中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在实习期间需要通过培养学生对课题内容的合理设计,促使中学生在完成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任务的同时,也可以加强中学生自身的科研素质,进而为强化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学生以后论文的撰写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学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科学习特点,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到的理论内容融入到实习中,进而为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平究,李典友.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中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217-219.
[2]杨添亮.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中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探讨[J].山西青年,2017(18):226-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