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依托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王红新
[导读] 新课改要求重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育占据了小学教育体系的半壁江山,学生综合性学习更是开始获得教育工作者更多的重视与关注。在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了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因此,我们结合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问题,尝试依托本校劳动实践基地,探索将劳动实践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

王红新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百楼镇南常保小学
【摘要】新课改要求重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育占据了小学教育体系的半壁江山,学生综合性学习更是开始获得教育工作者更多的重视与关注。在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了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因此,我们结合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问题,尝试依托本校劳动实践基地,探索将劳动实践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劳动实践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034-01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之下,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受到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被广泛熟知。语文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单独提出,并做了明确的要求,综合性学习成为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我校地处农村,与城市学校相比,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劳动教育资源优势。学校标准化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也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学场所。我校语文教师尝试着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和劳动实践教育相结合,不仅克服了在教学中师资力量配备不足的现实困难,还找到了一条适合乡村学校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教育的道路。
        因此,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依托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一、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机会,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我校建设了具有初步规模的标准化劳动实践基地。为了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根据年级的不同,分版块种植蔬菜等农作物。语文教师们充分利用大课间和第二课堂的时间,带领孩子们劳动、参观、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低年级:主要进行简单的浇水、拔草活动。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现场交流观察所得,互相学习观察方法。
        中年级:承包一块种植基地,以韭菜、白菜、豆角等常规作物种植课程为主,在植物的生长期内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记录、交流。
        高年级:承包一块种植基地,学习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技术,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形成观察日记或实验报告等。
        二、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探讨空间,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将生活化的问题借助听说读写等加以整合,并有侧重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所以,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学活动,需要增加趣味性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探讨空间,围绕学习主题展开交流和探讨,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例如: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昆虫备忘录》一课后,学生对昆虫很感兴趣。老师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认识昆虫》的综合性学习。学生们从网上、书籍中搜集资料,制作图文卡片、手抄报;然后在课上分组进行交流展示;最后写成作文。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逐渐提升了口语表达、图文创作和写作能力。
        三、优化小组学习设置,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与教学中,想要提升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需要意识到小组学习的重要性。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优化小组学习设置,引导学生通过小组间的有效配合,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丰收节的收获活动中,各年级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体验到丰收的快乐和合作的重要性。四年级老师结合《轻叩诗歌的大门》的活动主题,设计了《农谚诗歌朗诵会》活动,孩子们自愿结组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给出分组建议,选出组长。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资料的搜集、活动的策划、交流和展示等一系列活动。活动成功举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提升了创新能力。
        四、组织丰富的活动,提升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应当能够充分意识到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的重要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组织策划活动中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示。所以,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组织丰富的活动,加强学生间的有效配合,增强学生的自信,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组织策划能力。
        例如:我校六年级学生在各项种植、收获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召开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策划品尝活动等。让学生自己制定活动方案,再分组筛选优化方案,然后在全班确定最终活动方案。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依托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让老师们开发出了更多适合农村孩子的课程,让孩子们有一片展示自我的空间。学生们逐渐养成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各种环境优势,开展好农村特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可以让劳动课程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落地生根,把孩子们带入充满地域特色、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学习世界。在这世界里,会留下孩子们成长历程中最坚定、最清晰的足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