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 张凤霞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张凤霞
[导读] 问题是思维发展的源泉,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该文主要是阐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探究。主要是在物理教学课堂上提高学生问题意识,进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主要先从理论方面适宜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要适时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提出问题探

张凤霞   河北省平泉市洼子店中学  河北  平泉  067505
【摘要】问题是思维发展的源泉,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该文主要是阐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探究。主要是在物理教学课堂上提高学生问题意识,进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主要先从理论方面适宜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要适时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提出问题探究的热情,促进学生发展问题意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75-01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之下,要求大力倡导更新教学模式,促使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课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究寻找答案,学生在做物理题的过程中,边做边探究,能够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能够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进程,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是物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目标的必然要求。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的意义
        我国教育明确要求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核心要素为重要的教学理念, 不论是什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兴趣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的。学生解决问题是思维发展的过程,问题是物理学科科学学习的有效方法,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钥匙。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物理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认识物理学科的世界,促使学生运用物理思维思考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物理问题探究精神的形成,提高学生物理问题创新意识[1]。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有部分教师还没有对学生培养问题意识重视起来,使得学生意识薄弱,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学习主动性较差,使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积极性差,使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发展,学习效率低。因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对初中物理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物理学科具有复杂性特点,教学中应该由问题导向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易解决物理问题。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的具体措施
        (一)培养学生对提出问题的重视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应该对物理教学方式适时改变,改变自身教学观念,知道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且教师要明确自己是教学课堂的领路人,不是教学展开的指挥者,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学生学习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对课堂中的问题善于发现,勇于提出问题,学生能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使得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发现物理知识学习的魅力,进一步强化学习物理探索的精神[3]。例如,学习科教版八年级上册《运动的速度》一课时,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学校运动会上,田径赛跑正在进行,怎样判断谁跑的快?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这节的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另外的问题,如,他们在做什么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有什么区别。
        ( 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学习物理是以物理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对物理问题的探究学习。在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更加关注,进而使学生发现教学内容的问题,理解问题。物理教学内容和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物理场景使学生在了解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够将抽象的物理问题情景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走进情景教学,促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细致的观察物理现象,进而提出疑虑问题[4]。如,学习科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的传播》一课时,光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用都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类光,营造教学情景。教师提出问题,光在水中的现象,进而使学生提出光在空气或玻璃的传播现象。使学生逐渐了解到光的传播条件,并且能够通过多种问题的提出,进而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有更深刻的学习认识。了解到光在社会和与生产中的应用广泛,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能够发现物理学习的奥妙,促使学生增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升。
        (三)培养学生明确问题,促进学习能力发展
        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情况下,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情景进一步察觉到问题,拥有问题意识,但学生如果没有明确问题意识,教师要加以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物理的方法,使学生有更明确的问题意识,对学生问题发现提出问题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第一种就是因果法,例如,教师针对某个物理现象,教师会从这个物理现象中提出问题,都会问学生问题的原因,如教师对天气现象进行问题讲述,希望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如下雨天为什么天气比较闷热,下雨之后将就比较凉爽呢?第二种就是条件转换法,可以对相关问题条件进行改变,产生新的问题。如,对物理中重力的知识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如,一个苹果和羽毛一起从同一高度落下,为什么是苹果先落地。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意识,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通过创设情景,问题引导等多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精神,进而提升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彭雪霞.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5):77-78.
[2]刘玉明.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探讨[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28):P.104-104.
[3]陈建国. "善问"是打开创新思维大门的钥匙——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J]. 教师, 2012, 000(012):110-110.
[4]蒋静. 爱问、善问、勤问——韧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 学生之友:初中版, 2011(17):70-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