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合作,点亮高中数学课堂—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浅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叶强
[导读] 随着高中数学教学的全面改革,传统教师一人面对多人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小组合作作为被广泛认可和推崇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现结合高中数学的教学特点和小组合作的内涵,从合理分组、激发兴趣、加强合作三方面做出探讨,以期点亮高中数学课堂。

叶强   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校  638017
【摘要】随着高中数学教学的全面改革,传统教师一人面对多人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小组合作作为被广泛认可和推崇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现结合高中数学的教学特点和小组合作的内涵,从合理分组、激发兴趣、加强合作三方面做出探讨,以期点亮高中数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        小组合作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31-01

        小组合作是一种富有内涵的教学理念,表面上看是几个学生一组座在一起共同学习,实际上从分组到讨论、从独学到群学,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用心组织,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小组合作的价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优化教学结构和效果。
        一、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合作学习的表现形式。实施小组合作的首要环节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性格特点等进行合理的分组。为了充分调动各个教学因素,教师可以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分成一组,每组既有优秀生、又有中等生、还有学困生、既有性格活泼的也有内向的、既有学习积极性高的也有学习消极的,这样可以起到互补带动的作用,实现教学相长。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如对于一些高难度的问题就可以进行优优组合,让优秀生与优秀生结成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启发,从而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此时中等生、学困生等同程度的学生结成组,学习同主题的简单题目。由此可见,小组合作的组成并不是固定的,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分组,以便使小组合作能够在高中数学课堂扎实地进行下去。
        小组分好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合理分工,确保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有意义的发展。如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展示、计算能力强的负责整理数据、操作能力强的负责动手实验。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小组合作就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小组合作不是优秀生的专场,而是一个大众平台,是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载体。因此,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其内涵,从而合理分组、明确分工,为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问题,激发兴趣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深入到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使他们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合作,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或夭折。根据高中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设计集趣味性和探究性为一体的问题,以此触及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强烈的合作冲动,确保小组合作的高效进行。
        例如,教学人教A版高一数学《指数函数》一课时,在引出指数函数的基本概念y=ax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写出一个指数函数,有y=3x的、有y=(1/2)x的等。这时教师利用高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与学生展开抢答比赛,看谁先说出所写函数的增减性,虽然学生都认真努力地描点、连线、画图,但每次教师都抢先他们说出答案,对此学生感到非常吃惊,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时基于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的心理提出问题:“有没有一种方法不用画图直接就能看出增减性的?”问题刚一提出,就在学生中间掀起轩然大波,学生对这一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合作意愿,他们积极投入到对所写指数函数性质的讨论中,教师深入其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交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合作学生终于找到“不用画图直接就能看出增减性”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有效的问题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为实施合作学习提供帮助。经过小组合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今后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小组合作中。
        三、加强合作学习,提高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因此,小组合作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主动思考和合作交流。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确保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合作中提升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A版高一数学《等比数列》一课时,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如果让学生单独推导,他们受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干扰很容易进入首尾相加的死胡同,因而教师要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在不同想法的碰撞和融合中,发散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过激烈的讨论,有的组用构造相同项推导、有的利用错位相减推导…….。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得到培养,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
        总之,小组合作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对于改善高中数学教学的不足、提高课堂参与度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发和利用,让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刘亚军.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J].高考,2021(17):23-24.
[2]单文勇.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2):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