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活动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图逊江·赛麦尔
[导读] 伴随着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刻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已经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同志们所认可。如何立足于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基础,培养小学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是广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所要思考的具体问题。针对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现状,我们展开相关内容的研讨,并且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活动的策略。

图逊江·赛麦尔   新疆叶城县第八小学  新疆  叶城   844900
【摘要】伴随着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刻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已经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同志们所认可。如何立足于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基础,培养小学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是广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所要思考的具体问题。针对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现状,我们展开相关内容的研讨,并且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027-01

        在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上,教师发挥的重用是极其巨大的,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当围绕着学生们展开,在制定教学策略和采取教学方法的过程之中,要考虑到能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否将道德知识与法治知识和实际生活建立起相关的联系,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相关知识的践行,使得每一节小学道德与法制课都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但是,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活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展开具体内容的讨论,希望可以给广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具体问题
        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授课活动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客观需求和实际情况,并没有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客观有效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难以享受的道德与法制知识所带来的快乐。教师盲目地讲解相应的知识,并且为学生讲解相应的记忆技巧,只教学生可以死记硬背的办法,进行相应知识的掌握,并且在相应的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如此,舍本逐末的教学行为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甚至会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发挥阻碍作用。一些小学生在课堂上也无法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价值有深刻的体会,甚至对其产生了相应的误解, 认为这些知识对自己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成绩,取得家长的支持以及教师们的关注。因此,课堂时间会被虚度,甚至有的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写数学练习题,背英语单词,看似将课堂时间进行了更有效率地使用,实则对于学生的个人学习和个人品德的培养而言影响极其巨大。与此同时, 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无法得到相应的培养。以上问题和现状的存在, 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流于形式,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无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若干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其核心素养
        小学生应该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体,学生应该在课堂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因此,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到学生的相关需求和具体学习水平的高低,进而合理地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教师应当有清醒的认知,并且进行及时的反馈,使得自己的教学策略得到相应的改进,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不断的得以相应的增强。例如,某位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授课活动时,首先在课堂开始了解和询问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程度,以及相关的疑惑。鼓励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听课活动,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解决相应的疑问,使得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学习习惯可以养成核心素养得到了顺利的培养。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相应的改进活动,从而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发挥了重大的影响。
        (二)拓展教学渠道和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和核心素养
        知识来源于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样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生的身份不仅仅是学生,还是家庭成员。因此,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需要学校去完成,更需要家庭的配合。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授课活动时,要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结合,注重拓展自己的教学渠道以及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享受正确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信息所带来的优势,逐步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突破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于课本的教材进行更多为的解读,使得教材内容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发挥一定的影响。例如,某位教师在讲解《我和我的家》这一课时,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回家以后在家长的陪同下使用手机拍摄全家福或者涵盖全部家庭成员的短视频,并且带到学校进行分享和交流活动,学生家长都积极参与,展现了完美的一面, 孩子们在此过程中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怀和温暖。教师在课堂上对于自己的教学策略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和家人的内容,从而使得小学生们更能了解父母,感恩父母, 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目的得到了良好的彰显。
        (三)注重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以培养其核心素养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首先要考虑到学生能否理解能否接受。因此,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知识的引领,使得他们可以对自己所遇到的知识进行相关的探索活动,培养自身的探索能力和核心素养。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具备引领的功效,教学的方法过于陈旧落后,那么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将会面临着困境。教师要带动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的探索,注重对其进行健康正确的引领,使得学生可以积累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例如,某位教师在讲解关于《花儿草儿真美丽》这一节的内容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了这样的疑问,你们认为咱们的学校美吗?通过多媒体播放设备将关于自身学校的短视频展现给学生,带领学生共同观看,在课堂下面还可以寻找相应的花花草草,使得他们感受到花草的美丽之处,牢牢树立保护环境,爱护花草的环保意识,以更好的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思想认知。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相关的知识不仅仅做到了了解,更将其运用到生活之中,使得自身的核心素养也得到了相关的培养。教师的课堂实践活动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之中,制定了更多的教学策略,引用了更多的教学方法,真正的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导的正确教学理念,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限制,使得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最大化。教师要将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真正的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如沐春风,更好地享受到这一课堂所带来的珍贵知识,真正的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洪钊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0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