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黄春琴
[导读]

黄春琴    惠东县平山第一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71-01

        一.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也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就要让学生从平时做起,把书写习惯当作是一件大事。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在教学书写时,教师的一笔一画一定要规范,还要美观。例如:教师在田字格范写时,要讲清楚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讲清楚这个字在田字格中具体占的位置,让学生先观察再让学生模仿写。教师展示学生作品,让孩子们自由评论孩子的书写,哪些写得美观、工整,哪些写得不够好。孩子评论完后再继续练习书写。并对书写美观、工整的孩子进行表扬,激起孩子书写的兴趣,提高其书写要求。
        通过表扬,鼓励,比赛书写,作业展示,现在我班孩子们在书写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自从养成了孩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批改作业时能够一目了然,既培养了孩子书写的习惯,又提高了孩子作业质量和作业效果。
        二.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认真倾听的孩子是最美的,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二是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三是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听同学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的对不对,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认真思考,如果同学回答的不对,自己会怎样回答,该怎样说会更加好。例如:我在教学时,把课文内容联系生活上来进行或以故事形式来讲授,这样学生才比较容易理解。对于一些不够认真听讲的孩子,我不会在课堂上指出,而是利用课间时间跟孩子多沟通并了解情况。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我会摸摸孩子的头,轻轻拍拍孩子的肩膀,给孩子来一个拥抱,握握孩子的小手,都会让上课不够专心的孩子感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这样一来,孩子知道老师爱他,他也会爱上老师,这样孩子就会认真地老师讲课。
        要使学生觉得上课有趣,关键是教师能不能创设有趣的教学场景,对孩子要及时地表扬跟肯定,多鼓励孩子,孩子就会喜欢上我的课,孩子们对玩游戏特别感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三.养成仔细读题的好习惯
        孩子们在做练习题时,喜欢凭感觉去做,根本不读题。在低年级教学中,做题目时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钥匙。要让孩子读懂题意,理解题意,再做题。做语文练习题时,很多孩子是这样做的。题目是:“把下面的字加偏旁变成新字。”如:“土+( )=( )。”很多孩子就会这样做:“土+隹=堆。”没有看清楚题目说是加偏旁,就开始动笔写了,结果导致错误。所以说仔细读题是非常重要的。我要求孩子看到题目时不急于做,而是先认真地看题目,用手指着题目读一读,理解后才动笔写。特别是做阅读题时,经常会问:“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或者是第一自然段里共有(  )句话?”孩子一看到这个括号就凭感觉做题啦!把几个自然段的问题写成几句话的问题,把几句话的问题写成几个自然段。要是孩子能仔细读题,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在课堂上,要经常带着孩子一起读题目,该注意的地方我会重读,加强孩子的理解。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读题时一定要用手指着读,不然很多孩子会读漏字、或添加字。当孩子读完题目后问问孩子的意思,加深孩子对题目的理解。
        四.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课堂上的40分钟,老师不可能提问到每个孩子,但是每个孩子都要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心里默默地说一遍,看看自己的答案是否跟老师的一样。跟老师一样的,你就真的会了,要是不一样的,就要课后找老师弄明白。
        例如:很多孩子在课堂上没有听明白也会装作明白,不敢在同学们面前承认自己不会,也不会课后找老师寻求帮助。如此一来,不明白的知识就会积累的越来越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其实孩子不敢问老师,一来是怕同学们嘲笑他;二来是怕老师认为自己上课没有认真听,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我先跟家长沟通好,让家长跟自己的孩子沟通。老师建议家长,孩子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让孩子先标记一下,家长抽时间找老师问明白再告诉孩子。
        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问老师,跟孩子说:“其实,老师很希望自己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说出自己的不懂,老师不但不会批评你,还会表扬你。觉得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不信,你可以试试。”孩子能找我问问题的,我在课堂上都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一来,孩子慢慢地喜欢课后问老师问题了,越来越多孩子来找老师了。孩子不懂的问题解决了,成绩就会有所提高了。
        五.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不喜欢独立完成作业,他们的持续性比较差,而且很容易受别人影响。例如,作业刚布置下去以后,就开始翻书,找东西;停下笔,等旁边的同学做完,抄别人的答案;有什么声音,他就马上去关注;书写马虎,不求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我对班上的孩子明确以下细则:(一)跟孩子说说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又工整又正确的孩子进行奖励。主要是为了不让孩子浪费时间跟静下心来做题。(三)独立完成作业的,给孩子设鼓励奖和进步奖。
        孩子渴望得到奖状,渴望在班上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慢慢的,就会越来越自觉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争取不浪费时间地独立完成作业。
        六.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低年级的孩子很没自信,也很依赖老师或家长。孩子在做题目时,经常会问家长:“爸爸,这题是这样做吗?妈妈,你来帮我读题。”等等的问题存在着。在课堂上做练习时,我发现一部分孩子会抄同桌的答案,别人做错了,他也跟着做错。自己不去思考,就照抄别人的答案。一部分同学根本不去动笔,就等着老师给出的答案。还有一部分孩子做完了题目后很喜欢问:“老师,我做对了吗?”对于孩子们存在的问题,我采用以下的方法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方法一:自己能出相对应的题目给同桌做,出题的同时就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方法二:能自己把解题的过程说一遍。方法三:能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我相信,只要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孩子就能很快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一定要坚持下去。时时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提醒孩子、监督孩子、并严格要求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跟上去。这是为孩子们学习打下好的基础,基础好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好。所以说:“好的成绩,就从好习惯开始抓。”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