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分析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彭金科
[导读] 本文分析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首先分析出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意义;其次分析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加强社会责任素养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主体性;提升学生生命观念。通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彭金科   湖南省桃源县第九中学
【摘要】本文分析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首先分析出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意义;其次分析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加强社会责任素养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主体性;提升学生生命观念。通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社会责任素养  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69-01

        高中生是我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生活前进的动力,但由于每个人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其自我意识很强而社会责任、他人意识淡薄,不利于其自身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整体能力及素质的提高,所以伴随着新课标的提出,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因此作为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师,我们需要根据当前高中生的特点,通过一些活动或实践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一、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意义
        高中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素养是基于生物学知识,在参加社会事物讨论时能够作出理性的判断,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能够实现对知识的延伸,学生能够在更高的一层对知识进行研究深入,丰富学生相关知识体系;基于社会责任素养进行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食品安全、转基因争论、人类遗传病等,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种种提出问题或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找到实验所用的材料,观察生物实验过程,记录下生物实验结果,高中生物实验能够让学生对比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事物,通过实验了解各类不同物质之间的异同点;基于社会责任素养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需要采取课堂上实验与课堂外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课堂外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实践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与生物学之间的联系。所以需要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培养【1】。
        当前社会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很多现实社会的事物都需要运用生物学科知识进行相关的理性解释或辨别,因此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必不可少,让学生能够辨别伪科学,能够去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最终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加强社会责任素养的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主体性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总会简单地认为学生在下面就是一个需要填满知识的容器。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总是给学生机械化的讲解自己所认为的必须讲授的理论知识,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渐渐淡薄,在课堂上对教师教学内容不质疑,只能“老老实实”听讲【2】。所以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响,首先由于学生的主观意识难以发挥,他们就会养成跟着别人走的认识习惯;其次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和树立也有一定影响,他们就会觉得教师讲什么内容我就学什么内容,最后无法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使教学课堂变得异常沉默,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物教师面对这样情况,必须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对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例如进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时,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使用显微镜,接下来就要让学生发挥其主体性,自主进行对实验材料的观察,了解细胞的机构;教学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一课时,高中生物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课堂环节,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相应的假设,制定实验计划,通过两组对照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原则,必然能够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激活或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提升学生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指人们通过观察到的生命现象与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某种特性经过证实后的观点。教师应该在学生理解生物学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指导学生探究生命活动规律,以此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在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完成。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便于生命观念更好地形成。
        例如在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中,将紫色洋葱鳞片作为实验材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低倍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让学生自主发现原生质层是否等同于一层半透膜。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并认识从现象到生命本质问题,使学生在对农作物浇水或施肥的实际生活例子中体现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释生命现象,作出正确的决策。例如高中生物中探究实验“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学生通过情境模拟。用两种颜色的豆子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结合所学达尔文《进化论》中相关知识,明白自然选择对生物的影响。唤醒学生的环保与社会责任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甚广,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是促进学生生物知识掌握和运用的一种有利途径,同时也是培养高中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手段。加强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高中生物教学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的未来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鹏,丁凌霄.以培养社会责任为导向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研究[J].高考,2019:46-46.
【2】王景花,解凯彬.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途径[J].生物学教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