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王荣
[导读]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学科,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语文学科提高有着较多的方法,其中阅读和写作都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阅读过程中,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和语文的整体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思想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其次教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最后培养学生在独立的课外

王荣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献珍学校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学科,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语文学科提高有着较多的方法,其中阅读和写作都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阅读过程中,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和语文的整体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思想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其次教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最后培养学生在独立的课外阅读能力,通过三点的教学培养,帮助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做出提高。
【关键词】课外阅读;基础上;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58-01

        引言: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外阅读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课堂教学中语文知识偏重于对学生德育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课外知识的提升,所以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动手能力,结合课堂教学的德育教育,即是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使其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
        一、当前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教师忽视对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视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多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培养,同时受到教师的影响,家长会片面的认为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浪费时间,所以无论在精神上或是经济上都不选择支持学生,造成学生缺少课外阅读甚至缺少课外读物的情况,即使学生在拥有课外读物的情况下,由于小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所以无法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得到需要的知识。最为主要的是,由于家长和教师的不支持不关注,所以学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会选择偷偷进行课外读物阅读,但是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会容易受到不良读物影响,阻碍小学生的正常发展。
        2.学生缺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导学生的方法多为被动教学方式,因此语文教学多为集体阅读,教师讲解,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式不做教导,使学生无法对阅读产生兴趣,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会选择安排课后作用等,学生在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后,无法得到合适的阅读时间,在缺少方法教导和时间的保证下,学生无法养成阅读习惯,缺少课外阅读兴趣,因而降低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课外阅读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关注语文的积累
        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存在较多的方式,但是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小学生无法保持较长专注度的问题,所以教师首先可以推荐浏览法阅读,即是由教师安排,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在完成任务后后,既可以放弃阅读的,通过浏览法来不断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积累相关知识,达到逐渐提高的目的,同时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推荐课外阅读质量,避免学生选错读物,无法起到提高作用。



        2.关注实践情况
        阅读的最终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综合能力包括许多方面,如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所以在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实际使用情况,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自己阅读的书籍进行分享,通过自己组织语言,将自身理解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既锻炼了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增加了阅读压力,使学生可以更加认真的阅读,提升了课外阅读的效果,为学生的语文使用能力进行了锻炼和提高。
        3.关注思维训练和提高
        小学阶段是学生重要的发展阶段,其各项能力都在提高,在此当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通过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提高,首先在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会接触较多的情节,在此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仍处在初级阶段,所以教学可以安排学生增加对故事等内容的想象,帮其建立想象思维,最主要的方式可以使用绘画方式,即是在完成阅读后,根据自身的想象力进行绘画,锻炼学生形象思维,使其可以逐渐向着抽象思维转变,培养学生供电思维能力。
        4.关注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体现,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心思想,感受内容的优美和奇妙,锻炼学生审美能力,同时在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配合阅读方式和音乐,建立符合书籍情况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产生共鸣,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综合能力。
        三、强化文化传承和理解
        1.合理利用传统文化
        中国拥有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凝结在古诗词和文言文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将古典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古典文化中的意境美、情感美能够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富有诗书气自华”不外如是。
        2.实施文化多元化
        世界多元的,教师在指导学生的阅读课外读物时,应培养学生以包容的态度,吸收和借鉴各国的优秀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其他国家的优秀作品中汲取养分,从而更好地理解本国文化。例如,《渔夫的故事》内容明快,人物鲜活,带有较少的说教意味,其蕴含的哲理更容易容易被小学阶段的儿童接受,这时值得很多作品学习的地方。另外,教师应该有选择的向学生推荐国外读物,例如,同样是童话,安徒生的作品就相对与格林兄弟的童话,风格更加清新愉快,更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语文学科知识的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在养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切实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热情,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切实有效地养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调查研究[D].杨思涵.东北师范大学2018
[2]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现状及培育策略研究[D].王凡一.闽南师范大学2018
[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研究[D].胡唐芳.扬州大学2018
[4]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研究[D].吴松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