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简洁的课堂——分析小学语文模块教学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吴金霞
[导读] 本文主要从分析小学语文模块教学实践与思考进行阐述说明。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以创造性的教学的发展为主体,并且在引导与鼓励学生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当前教学的整体情况可以发现,部分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存在无视教学板块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并且以简单的理论知识作为灌输,由此就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应当开展模块实践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长远发展。

吴金霞   江西省高安市第三小学
【摘要】本文主要从分析小学语文模块教学实践与思考进行阐述说明。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以创造性的教学的发展为主体,并且在引导与鼓励学生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当前教学的整体情况可以发现,部分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存在无视教学板块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并且以简单的理论知识作为灌输,由此就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应当开展模块实践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模块教学;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95-01

        引言:在教育阶段,语文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内容,并且这门学科与学生之间的关联性相对紧密,对于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众多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板块教学的作为基础,注重教学的开展以及实时互动,从而将零散的语文内容组合成为实践的内容,保证学生在灵活的氛围当中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从以往的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在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从而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且对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极其不利,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的运用模块教学是关键。
        一、促进整体教学进度的推进
        在语文的模块教学当中,开篇的文章至关重要,因为模块整体的主题内容以及读写重点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启发。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模块当中的整体目标对其中重点的语段进行深入的研究阅读,从而感受语言的魅力,并针对其中的内容重点学习,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语言知识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并且在整体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将相同的内容进行同一教学,从而促进模块教学的进一步落实,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体系,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举例来说,在学习第十一册第八单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的文章阅读,并掌握好生字的字音,并引导学生将文章进行熟读以及背诵。对于第一课所学习的“伯牙绝弦”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章当中的注释以及课外资料进行文章内容的理解,并运用自己的语言将文章当中所讲述的故事内容叙述出来,深刻的明白文章当中所讲述的是谁与谁的故事,明白“绝弦”意味着什么,明白文章当中所描绘的朋友之间相互欣赏以及相互理解的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哪些句子表现出二人互为知音”?从而根据相关的语句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理解,使学生在学习文章之后可以明白“伯牙绝弦,断绝的不仅仅是弦,而绝的是所有的愿望与期望,因为知音难觅!”的思想情感。保证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内容之后可以对文章更好的理解,进一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运用提升。



        二、结合作者来组合课文
        小学语文课本当中有很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并且大多数都是同一作者所创作出来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将相同作者的文章进行整合,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作者,提升教学的时效性。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同一作者的古诗词进行组合,之后在创建相关的导学任务,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在翻译的过程中了解作者的思想主张,分析作者的形象,完善认知发展,提升自身的认知体系。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运用情境教学法与合作分析法,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效率的全面发展。举例来说,在学习第十册第一单元的过程中,当中的几篇文章共同的特点就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大自然的景色进行描绘,从而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景色的无线风光展现出来,教师在对本单元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时,应当对单元的主题目标进行充分的考虑。教师可以将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成为:培养学生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对课程当中的生字具有更深的认识;引导学生对作者具有更深的了解;对文章当中所描绘的场景深刻的体会。从而教师根据教学的活动进行优化与整合,进一步促进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形成。
        三、对语文文本进行整体的感知
        教师在语文的教学当中每一个单元都会设置一个导语,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运用引导学生对整体单元文本进行感知。引导学生不带目的地进行整体单元的阅读,从而深刻的了解单元的内容,掌握单元学习的目的。举例来说,在学习语文的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导语,让学生认识本单元并了解鲁迅。在单元的第一篇就是鲁迅的文章《少年闰土》,同时在课后附有鲁迅的介绍,学生在在文章学习之后会对鲁迅有基本的了解,在后面又布置了三篇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从而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在学生整体通读完整个单元之后就会对鲁迅具有基本的了解,学生在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之后就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解决语文学习当中的困难,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程当中学习的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深刻的了解作者,并且得到更深的感受。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并且将生活的内容融入到教学氛围当中,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氛围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运用板块整合教学,提升各个板块教学的统一,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水平,促进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杨宁.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9):42-44.
[2]高文妍.让语文课堂清晰简洁起来——小学语文模块教学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24):59-60.
[3]高慧君.让语文课堂清晰简洁起来——小学语文模块教学实践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3(10):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