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 v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徐炜
[导读] 语文学科留给人们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阅读与写作,这两方面也最能够展现出语文教学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特点,故而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是目前语文教学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方式。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教育以文史教学为主流,所以阅读理所当然的居于语文教育之首位。也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

徐炜   湖北省十堰市第五中学  442000
【摘要】语文学科留给人们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阅读与写作,这两方面也最能够展现出语文教学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特点,故而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是目前语文教学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方式。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教育以文史教学为主流,所以阅读理所当然的居于语文教育之首位。也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92-01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和写是非常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写作。写作又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在阅读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一种训练,如果能够将阅读和写作两者有效地进行结合,便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作为语文教师应了解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有效将这两者进行衔接,落实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当下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不高
        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设置相比于小学阶段而言,趣味性在降低,难度也在提升。对于初中学生语文能力考验要求极高。有些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仍然在采用传统的让学生阅读,教师对文章进行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在整个阅读分析过程中,未着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未融入一些小组合作、问题探讨法等,也使得课堂缺乏活跃度,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在写作环节,教师只是让学生基于某个主题进行写作练习,并没有对每一个学生的写作深入分析,导致学生虽然经常性地进行写作练习,但是阅读写作水平很难提升,写作的积极性也在逐步降低。
        (二)阅读和写作结合的形式缺乏多样性
        阅读和写作两者本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整合,符合了语文教学的一种基本特征,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以及综合素养。在进行语文阅读和写作两者进行结合时,需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才能够提升学生在语文阅读和写作两者整合过程中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但是就当下的学生在开展阅读和写作内容整合时,缺乏趣味性,未准确地从教材本身以及学生出发,设置阅读和写作的内容,也并没有结合不同的写作形式,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这就使得阅读和写作两者结合的作用,难以真正的发挥。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整合的策略
        (一)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现今很多的初中语文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转化和运用能力,这时就要培养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学习习惯,老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多多选择内容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文章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这样的文章能够丰富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情感,老师和家长需共同努力,尽量让学生远离具有低俗内容的文章。例如,当学生学习了朱自清老先生创作的《春》这篇文章后,老师通过剖析作者的生活环境和成长历程,来引导学生对文章创作背景的深入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一些词汇和语句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课后再给学生布置一篇关于《家乡的春天》的作文写作任务,让学生在这篇作文中应用《春》中学习到和感悟到的情感表达手法和写作技巧,通过这样的阅读写作融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多布置读后感的方式来锻炼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将阅读所学的知识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到创作中去,从而同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借助多样化的写作形式,鼓励学生的阅读个性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最忌教师拘泥于固有的写作形式,使写作形式刻板而枯燥,充分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受中高考对于作文阅卷的不实传言,只要政治观点无问题,字数凑够,就能拿下75%的分数。正常作文教学受这些流言蜚语的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滑坡,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这势必要求我们广大一线教师需选择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依据阅读教学的文本分析,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模式有效融合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促使学生更好地展示个性。如:在《皇帝的新装》教学中,教师先对写作活动进行合理设计,即让学生选取该文本中的某一个人物形象,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续写这一童话故事的结尾,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读《皇帝的新装》,充分掌握自己所选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然后以这一人物的性格和口吻来续写故事。通过这一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还能够较好地体现出学生的阅读个性。此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向全班学生推荐自己的书单,学生可以口述自己为什么推荐这本书,也可制作成精美的PPT。初中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对事物的认知有一定的理性思考。故而极具个性化的推荐理由,有时显得非常稚嫩,但充满创意。且因为是同龄人的推荐,其他学生也更能接受,而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所推荐的书单,来了解到学生平时的阅读偏好,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融合阅读与写作模式,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过于强调对文本的分析,忽略了阅读和写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刻意地将两者进行分开训练,使得两者之间的整合效果难以发挥。因此必须要将两者有效进行整合,达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目的,不断地优化当下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丽红.浅谈“1+X”阅读体系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0(8):17.
[2]包彦军.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0(8):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