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段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郑垚
[导读] 如今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学生也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此,小学数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值得我们认真钻研和探究。

郑垚   綦江区隆盛小学  401420
【摘要】如今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学生也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此,小学数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值得我们认真钻研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78-01

        新课改力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把原来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的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恰好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这一需求,它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和交流,从而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习惯。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格外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从个体学习走向团队合作,学生之间也从单纯的比较和竞争关系转向了合作共赢。小组合作学习还会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与人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数学高段小组合作学习成效低的原因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学习重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性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体现,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关系,很多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了过分依赖,一个小组中依靠某一位或者某几位同学找出问题答案,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就会受限。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最后形成整体意见或者答案,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优化应用
        1.个性化教学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关注每组的讨论情况以及思考方式等,让每组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以及遇到的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交给另一个小组来解决,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宽度。比如,在学习应用题时,为确保小组合作有效开展,教师要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的分配原则是优良差搭配,针对学生的兴趣、学习基础等设置学习任务。如教师设置这样的题目: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两者在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相距150千米?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解答,有的小组率先完成,有的小组出了错,教师要对小组进行真诚、客观的评价,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与思路。



        2.高效课堂检测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设置部分测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实现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检验,然后进行评比,以方便下一次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组,让小组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且让老师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学习完乘除法以后,教师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随堂检测的方式,每个小组互相交换检查,最后由老师集中批改。之后通过抢答的方式组织学生练习,教师在黑板上写一道题,最先答出来的小组积一分,答错不扣分,下一个小组继续。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
        3.开放性问题的设置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切合课堂内容提出开放性问题,学生对这类问题有非常大的兴趣,能通过相互讨论摩擦出思考的火花,方便学生解读知识。例如,在带学生认识完“长方体和正方体”后,提出问题:“长方体可不可以是正方体?正方体可不可以是长方体?”让学生分组讨论,陈述自己的观点。在开放性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等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仅锻炼了思维,还能更加深刻地认识问题与了解问题。
        4.引导研究方法,为合作指明方向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下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但作为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引导者,教师更要发挥好指导作用。教师的引导是否得法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新知之前,尤其是研究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思维的脚手架,给学生指明研究的方向,这样才不会让学生觉得学习内容过难而降低探索的热情。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仔细观察每一组的活动,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必要时介入其中,加以指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用。
        5.注重互动交流,让合作发挥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是交流,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优等生们的“演唱会”,每一个组员都应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既是每一个成员的权利,也是每一个成员的义务。我们要鼓励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小组中的“后进生”,形成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氛围。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学到知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除组内交流之外,教师还要重视组间交流,在全班形成合作交流的氛围。我们这一组没说全的地方,你们那一组进行补充;你们这一组说得不对的地方,他们那一组进行更正,如此能够进一步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在进行组内交流还是组际交流之前,每个学生都得先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共同寻求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摆脱形式主义。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抽象数学思维的能力,值得在教学中运用。
参考文献
[1]由成浩,冷海涛.小学高年级数学合作学习中的思维训练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2017(07):50-51.
[2]刘坤.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