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体育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蒲亮
[导读] 游戏教学法是将游戏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法可以提高课堂竞赛性、趣味性和引导性。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我们要将体育游戏应用于准备活动,在身体素质锻炼中开展充分、多样的体育游戏,可以在寓教于乐,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游戏,促使学生在团队中发挥能力、增强体质和提高竞争意识。

蒲亮   南部县五灵乡小学  637341
【摘要】游戏教学法是将游戏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法可以提高课堂竞赛性、趣味性和引导性。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我们要将体育游戏应用于准备活动,在身体素质锻炼中开展充分、多样的体育游戏,可以在寓教于乐,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游戏,促使学生在团队中发挥能力、增强体质和提高竞争意识。
【关键字】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游戏教学;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213-01

        利用游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引导与体育技能的训练,可以让学生转变对体育的传统认知,从“枯燥无味”变成“生动有趣”;从“汗流浃背的痛苦”变成“挥汗如雨的快乐”。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与论述,并且会对其作出相关总结。
        一、在初中体育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初中体育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有必要吗?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于2018年4月,面向部分初中学生和初中体育教师作了一项调查。其中85%的初中学生认为在初中体育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是不可省略的,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被调查的体育教师对运用游戏教学法更是支持的,都认为在体育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是有必要的,但是从初中体育课教学现状来看,游戏教学法在体育课堂中被运用的特别少。
        二、在初中体育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具体方式
        1、准备活动中的游戏带入
        教师在开展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其进行思想的转变与提升。通过该方法能够让学生对待体育学习的态度发生一个彻底的转变,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与学习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了学生体育成绩的高低,以及体育综合素养的强弱。所以,教师需要对其加倍重视,并且需要将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带入到日常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中。
        例如: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准备活动做起。如,在练习短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热身运动。在基础热身运动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跑步”的方式先绕着操场跑一公里。时间大约控制在10分钟作用。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游戏教学的引导。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一字长蛇阵”,然后队伍的最后一个人通过冲刺跑的方式用最短的时间跑到队伍第一个人的前面,并且开始在这一节点上压节奏。随后,队伍的最后一名同学照此法动作,反复练习。这样,学生就实现了在“不断热身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冲刺跑训练”。这样,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于短跑的认识,并且还让学生掌握了短跑的动作要领。


同时还能保证学生在不间断的热身运动中不至于因为剧烈运动而受到身体上的伤害。
        2、体能训练中的游戏带入
        在体育的日常学习与训练过程中,体能的提升对于学生的个人身体素养以及心理发展和建设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体能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得到一个较大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还能让学生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同时,这对于学生逐渐养成终身体育也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应用游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不认为体育是一门枯燥的功课,在此可以结合相关游戏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如,在练习俯卧撑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叠罗汉”的游戏。如,一个比较强壮的男生,后背上可以做一个身材比较瘦小的同学,然后通过比赛做俯卧撑的方式选出第一名,随后教师在应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激励。或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爆发力训练的时候,可以通过“马拉车”的游戏对学生进行教学。以高韧性松紧绳套住两个学生的腰部,前面的学生用力奔跑,后面的学生使劲往后拽。以此为法可以让学生的爆发力在短期内实现较大的进步。
        3、团队活动中的游戏带入
        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少不了团队活动的参与。但是很多学生对团队活动并不是非常感兴趣。而且认为,团队有这么多人,少一个人出力也无所谓。在此,教师需要通过游戏教学的方法修正学生的这一观念。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拔河比赛的方式来验证这一道理,并且要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如,一边选择了10名体重和力量想当的学生,双方20人开始进行比赛。但是,在此教师可以告诉学生:“A小组的最后一名学生可以不出力气,只需要将绳子缠在腰上。但是B小组的最后一名学生要用尽全力。”此时,经过比赛会发现,A小组落败。这就体现出了一个道理,在团队竞赛中,每一个人的每一份贡献都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影响到团队的荣誉。这对于改变学生的传统认知观念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明白团结、奉献的体育精神。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将体育看做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功课来对待。而是结合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应用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以及核心素养的引导措施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开展与教学过程实施。旨在通过该方法全面的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带动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与思想早日建立与养成。这对于改变学生的体育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磊.初中体育课程与趣味田径教学法的有机结合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105+123.
[2]华峰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如何科学运用游戏教学法[J].当代教研论丛,2017年,12期。
[3]柳江云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J].学苑教育,2018年,2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