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县域中职会计专业发展之路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毕英文
[导读] 我国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省级统筹,建好办好一批县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县域中职)。县域中职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基层单位,若能与时俱进,对招生政策、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必定会做大做强。

毕英文   固镇县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我国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省级统筹,建好办好一批县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县域中职)。县域中职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基层单位,若能与时俱进,对招生政策、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必定会做大做强。
【关键词】县域职中  “1+X证书” 职普融合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97-01

        随着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和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职业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即将来临。中职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能抓住此次机遇,以开放和包容之心、改革创新,就会创造出自己的辉煌。具体到县域中职会计专业,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未来必呈蓬勃之势。
        一、改革招生政策,广进生源。
        专业要发展,生源是保障。目前县域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初中不够普高分数线毕业生,虽然国家早就提出了高中阶段普职比基本相当,但鉴于职高的影响力不够,目前,学生人数普高依然远远大于职高。而且,每到招生季,中职之间抢生源大战愈演愈热,县域中职受政策和经济实力的影响,在生源大战中,常常处于劣势。结果市级中职、私立中职年年生源都瓢满钵满,县域中职生源却日益匮乏。所以县域中职必须改革招生政策,加强和县教育主管部门、县域政府的沟通,及时出台防止生源外流的制度和措施,加大对生源单位的奖惩力度。同时,要看到县域中职独天得厚的地域优势,把招生的目光放宽放广。县域中职生源可以是初高中未升学的毕业生,也可以是下岗职工,还可以是返乡农民;学制可以是全日制,也可以是短训班;甚至可以面向社会开办技能证书考证班,比如会计专业就可以开设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培训班;实账操作班。只要是对社会有益的,只要是县域中职能做的,都收归麾下,何愁生源不够?
        二、优化课程结构,培养目标多元化
        县域中职生源的多样性,就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县域中职会计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三个:升学、就业和考证。目标不同的学生,课程设置应该不一样。
        1.对于以升学为目标的学生,可以采取与高职联合办学的形式,实现高职直通;也可以,按照省市的招生文件,针对性的开设考试科目,组织学生参加对口升学。长学制是培养高精尖技术人才的重要形式,将来会有一大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变,对会计专业的招生比例也必将加大,这对县域中职会计专业来说,绝对是一大利好消息。
        2.对于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要借鉴国际上“双元制”模式,学生的在校生涯至少要有1/3的设时间要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只有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去锻炼,毕业后才能迅速胜任本职工作。


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设计要通俗化、实用化,教材不能固定化,要根据国家政策和行业技术水平的变化而适时调整。
        3.对于以考证为目标的学生,要根据考试要求,使用对口教材,建设模拟题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三维的学习系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考试通过率。
        三、积极参加技能大赛,试点“1+X证书”制度
        县域职中会计专业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逐步参加市级、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技能大赛。参加技能大赛,哪怕拿不到名次,但能接触到外面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技术和教学设备,找出自身与强校之间的差距,为今后的迎头赶上准备条件。国家从2019年就开始在职业院校中试点“1+X证书”制度,县域中职会计专业要紧跟形势,要求学生毕业时除毕业证外,还要持有一本以上职业技能证书。这些证书包括:会计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成本管控证书、大数据投融资分析证书等。
        四、推进职普融合,振兴乡村经济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但二者之间并非水火不容,很多时候它们是可以融汇相通的。就像两条走向不同的高速公路,通过立交枢纽实现了衔接。目前,职高学生可以参加普通高考,普高学生也可以参加对口升学,可以看成是职普融合迈出的第一步。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要大力推进县域教育资源共享,普通教育的劳动课、职业启蒙课(比如理财常识),完全可以在县域中职进行;县域中职的文化课,同样可以借助普通教育的教学平台。职普地位平等,共助学生实现成功,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对县域中职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县域中职会计专业,能因地制宜,开设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课程或者培训班,培养一批懂财务、会管理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就能实现会计专业和当地经济齐飞。
        五、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师生创业
        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是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县域中职要主动寻找符合条件的合作企业,为它们提供课程和师资支持,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企业是经营单位,不能带来利益的校企合作不会长久。因此,可以采取托管或民间资本参股等方式,学校与企业形成了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校企合作效果会比较好。笔者认为,更多的时候,应该鼓励县域中职师生大胆创业,成立经济实体,这样对教师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帮助更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对此大力提倡。如果县域中职会计专业能在社会上设立一个会计公司,从事代理记账、纳税申报、工商注册等业务,那么不仅可以解决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而且会极大提升学校在本地的知名度。
时代赋予县域中职人新的使命,我相信只要我们与时俱进,改革进取,县域职中一定会活力无限,会计专业一定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廖艳.大数据背景下应用性会计人才的培养转型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
[2]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2019-01-24].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