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馆员人文智慧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张彩雯
[导读] 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逐渐出现了智慧图书馆。

武汉市新洲区图书馆  湖北武汉  张彩雯  430400

摘要: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逐渐出现了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对馆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具有更高要求,新信息技术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读者、信息保存等多方面能力,同时突出馆员多种人文道德问题。本文主要是针对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馆员人文智慧建设的研究。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馆员;人文智慧建设
        现阶段,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馆员人文智慧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我们要清晰认识到馆员人文智慧建设的重要性,全面综合性的分析其中存在的困境,制定针对性有效措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提升馆员人文智慧建设效果。
        1馆员人文智慧建设意义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数字技术在多个领域进行广泛应用,得到显著的成就。人们对数字人文进行不断研究,成为以智能、互联为主要核心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新课题。相关学者对数字人文进行研究,广泛获得和管理文化信息质量,对科研信息数据的处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进一步推进学术交流,增强教育和学习,提高文化信息资源的社会公众影响力。人们对人文科研成果进行数字化管理,信息资源利用中充分发挥图书馆馆员人文智慧,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馆员人文智慧是智慧图书馆创新理念和实践转型阶段的关键影响要素。图书馆馆员通过多种不同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在数据、知识挖掘等多个方面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和力量,有效减少科学困境,促进创新应用。目前,我国图书馆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逐渐出现了VR眼睛、APP软件、移动阅读器等技术,促进读者对信息需求和阅读行为产生较大转变[1]。因此,馆员需要具备人文智慧和道德品格,更好的全面了解读者信息需求、心理和行为特征,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的资源管理建设,更加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符合读者的阅读爱好和行为转变,为读者带来更加优质的阅读服务。
        2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馆员人文智慧建设策略
        2.1增强图书馆员专业技能
        当前,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对图书馆建设发展和馆员专业技能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图书馆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充当知识的搬运工,不再是乏味的手动工作。因此,智慧图书馆在招聘图书馆员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严格规章制度,保证馆员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进而能够有效全面提升馆员整体技能水平,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理想的服务效果。
        图书馆是知识人文的中心,馆员需要加强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专业的学习和探究,更加符合知识人文中心的实际需求,有效提升图书馆优秀文化传承功能,不断扩大其社会公众影响力。新时期,图书馆中逐渐融入数字化技术,对知识发现、检索、阅读、分析、可听化等多个方面面向人文研究展示呈现等相关信息数据服务,需要馆员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数字化技术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达到跨学科、跨区域信息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全面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渐将传统数值型信息服务向智能型的方向高效发展。



        2.2设定数字人文馆员岗位
        信息时代环境下,各项知识资源呈现出网络碎片化的分布形式,图书馆数字人文馆员能够在科研工具等多个方面为读者提供有力的支持,更好的帮助数字人文学者提高科研成效[2]。数字人文学科馆员在实践工作中可以开展专题会议、培训班等向人文学者介绍相关内容,促进人文研究专业人员充分应用计算机等辅助分析软件,增强他们信息化综合素养,实现数字技术的跨学科使用水平。智慧图书馆需要提供人文研究领域人员在日常科研工作中常用的科研工具下载链接和导航,可以将其放置在管网主页显著位置,或者增设相应科研支持工具模块,同时将科研工具的详细应用措施、实践操作注意事项、版权须知等相关内容进行主动展示公开,提升读者对图书馆资源应用的综合能力,发挥知识资源的最大应用价值。
        另外,图书馆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明确馆员工作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章程,促进馆员在实践工作中能够将详细章程当作参考依据,充分体现出馆员工作专业规范性,全面提升馆员工作实际成效。
        2.3加强馆员教育培训力度
        图书馆要加强馆员人文素质和伦理德育的教育培训力度,可以采用现代化先进的新媒体、新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培训,增强馆员人文知识技能结合发展思想意识,全面提升馆员专业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图书馆要对每年新进馆员做好相应的数字人文知识培训,保证他们了解相关的要求和目标,掌握图书馆行业新形势,结合其发展战略对自身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范的规划。
        另外,智慧图书馆背景下的馆员需要制定明确清晰的职业精神。图书馆要制定相应的伦理要求,对读者的个人隐私信息进行有效保护,主要包含读者在图书馆相关记录,严禁将读者私人信息和图书借阅信息出于商业和政治目的的应用。馆员不仅具备多方面的职业精神,还要具有严谨认真负责的精神和规范思想意识,不断增强自身在新媒体领域的战略眼光和行动能力。
        图书馆可以结合馆员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奖惩制度,采用多种形式提供科研道德教育服务,主要促进馆员积极主动参与到科研活动不良行为预防活动中,坚持诚信、公开公正的工作原则,提供科学研究服务[3]。另外,图书馆要加强人文环境的创建,在空间布局、家具布置等多个方面,注重人性化,体现出馆内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内涵,有利于馆员文化内涵的提升。
        结束语:馆员人文智慧建设能够更加满足读者实际需求,促进图书馆创新发展,符合智慧图书馆的内在要求。图书馆要加强馆员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图书馆员专业技能设定数字人文馆员岗位,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罗玲. 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定位及发展研究[J]. 速读(上旬), 2019, 000(012):110-110.
[2]赵雷. 智慧图书馆环境下馆员核心能力研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9(11):213-213.
[3]王姣. 智慧图书馆馆员核心素养的提升之道研究[J]. 读天下(综合), 2020(3):0283-0283.
作者简介:张彩雯,女,武汉市新洲人,1967年5月出生,本科学历,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副高职称,汉族,现任新洲区图书馆辅导部主任,目前从事智慧图书馆建设、和阅读推广方面的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