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卿垂阳
[导读]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

广西灌阳县文化馆   卿垂阳 

摘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本文将十四五时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新挑战,探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观念、新路径,以期为“十四五”时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较多困难
         一是部分基层设施规模小,设备老化,装修简陋,服务吸引力不强;二是组织管理力量薄弱,编制少,人员少,待遇低,流动大,基层公共文化组织策划能力不强;三是总分馆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馆受人员、经费、资源限制,对分馆的资源下沉和服务联动能力有限,对部分基层的困难爱莫能助;四是支撑基层开展精准服务的数字平台或功能缺失,不能满足基层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精准开展服务的需求。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需要提升
        “十四五”时期,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既要补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又要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弱项。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基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已经达到类型齐全、种类丰富的水平,但是,对以年轻群体为代表的主流人群吸引力明显不足。如何满足主流群体的主流需求,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精准性,是“十四五”时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美誉度有待凸显
        近年来,关注基层公共文化的人群不断增多,但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存在感、美誉度依然不高。“十四五”时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如何将公共文化服务从“最后一公里”送到“最后一厘米”的问题;需要探索如何将创新驱动形成的优质品牌纳入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长效惠民的项目和内容,不断提高服务品质,引领风尚,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美誉度。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一)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党的十八大“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十四五”时期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二)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抓文化建设已成为自觉行动
        各级党委政府自觉大力抓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地方重大文化政策密集出台;地方文化立法进入快车道;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密集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主动作为,在工作上让我们由原先的“主动争取”正在变为“被动承接”,有“被裹挟前进”的感觉,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站上了历史发展新起点
        “十三五”期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都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十四五”时期,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再出发站上了更高的起跑线。“十四五”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应在“十三五”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抢抓机遇,瞄准问题,补齐短板,系统推进。
        三、“十四五”时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一)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升级改造
        首先,切实解决乡镇(街道)综合文旅中心设施设备问题、人员编制问题、经费问题,进一步发挥乡村文化礼堂、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其次,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转型升级。一方面新建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根据服务人口、覆盖区域科学合理布局。另一方面,推动现有基层文化设施“亲民化”改造升级,从空间布局、氛围营造、服务提升等方面着力,营造温馨环境,让基层服务中心成为村民“乐聚”之地。
        (二)繁荣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建议在“十四五”期间以繁荣基层文化活动为抓手,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大力支持乡村开展全民性群众文化活动,以节庆日为纽带,以常态化的乡村文艺生活为土壤,打造一批全民性文化活动品牌。二是常态化开展艺术门类多样、主题丰富多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群众文艺创作大赛、展示、评比活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三是重点培养发展基层群众文艺人才队伍,让更多的群众文艺爱好者成长为群众文艺骨干。四是关注和团结基层文艺组织和基层文艺群体,规范推动“田头艺术”发展,争取将基层文艺组织和基层文艺群体发展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力军。
        (三)激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力
        一是加快推进效能不高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行管理。推进社会化运行管理有利于加强基层服务组织力量,有利于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有利于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力。二是突出基层公共文化特色化、专业化建设。对大中型基层文化设施,在标准化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化、专业化;对小型基层文化设施,在凸显特色化、专业化的基础上兼顾标准化。三是推动基层公共文化共建共治共享。积极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与党建、宣传、农业、教育、科普、普法以及其它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同时,积极培育发展基层“文化理事会”“群众议事会”等,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辖区群众参与服务中心运行管理,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12).
[2]杨晓泉. “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思考:破解老问题,应对新挑战[j]. 图书馆论坛, 2021,41(02).
[3]杨乘虎,李强. “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观念与新路径[j]. 图书馆论坛. 2021,4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